茅威涛
茅威涛,1962年8月出生,浙江桐乡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等职。曾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文联百佳艺德双馨文艺工作者等。两次获全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三次获文化部“文华奖”。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我出生于桐乡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唱越剧。1979年,我从桐乡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县里的越剧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越剧团里我努力练功,不久就开始登台演出。然而,我没想到自己将毕生从事越剧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党和政府,是党和政府振兴了越剧事业,也培养了我。
1982年举行了全省戏曲折子戏小百花汇演,我在尹派名剧《盘妻索妻·洞房》折子戏中扮演小生梁玉书,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年底,省里决定把获小百花奖的越剧优秀苗子集中起来,组建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我很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1984年正式成立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名师荟萃的“小百花”里,我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思想素质上也有了新的飞跃,不久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逐渐成熟起来。作为越剧故乡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名共产党员,光有责任感是不够的,必须在越剧的继承、革新、发展上多作探索和努力,从更宏观的高度来审视越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我与导演杨小青及主创人员密切配合,努力在艺术上追求小百花越剧团的“诗化”风格。我主演的《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和唐琬》等一批剧目,突破了才子佳人戏的传统模式,给传统戏输入了时代意识和现代手法。特别在九十年代初《西厢记》的创作演出上,我们在演出样式上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创造性地采用了无场次形式和旋转大舞台,在当时越剧舞台上是一项首创,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真正使《西厢记》达到了诗化的境界。这些创新,得到了省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党组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西厢记》因而还获了文化部文华大奖。从艺20年来,我主演了数十部剧目,塑造了不少舞台形象,获过各种奖项,但我从来没有停止对越剧艺术的探索。我曾说过,就是吃咸菜,也要把越剧唱下去。正是怀着这样的决心,我在振兴越剧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1998年,我创排了根据鲁迅名作改编的《孔乙己》,在这出戏里,吸取了其他戏剧形式的结构模式和表现手段,融入了我对中国戏曲命运的思考与追求。我不仅想使《孔乙己》在艺术上有所探索,而且在演出机制上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我以茅威涛工作室的名义与浙江越剧院、绍兴咸亨酒店三方共同投资创排了《孔乙己》,形成了一个以剧本为纽带的股份制运行机制,策划、编导、演出宣传、票房运作等全部按市场规律操作。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困难重重的,一些人对我们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这时候,文化厅的领导给了我极大鼓励和支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沈才土多次到排练场指导,还向文化部推荐了该戏。1999年,《孔乙己》两次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尉健行、李岚清等先后观看了演出。领导和专家对《孔乙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部剧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
1999年,文化厅党组决定由我担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我曾犹豫过,我是一名演员,既要演戏,又要管理剧团,怕精力顾不过来。但出于对越剧事业的挚爱,一个党员的职责,我还是接受了这个工作。在领导岗位上,我与班子“一班人”团结合作,加大内部机制改革力度,调动全体演职员的积极性;抓节目建设,把推新戏和培养新生代演员结合起来,“以戏带功,以功促戏”;尽力开拓演出市场,除在省内外,还经常到外地甚至国外演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剧团现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表现出良好的势头。
抚今追昔,我深深地感到,越剧艺术在党的阳光哺育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步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而我只是有幸生逢其时而已。我将继续以振兴越剧艺术为己任,让浙江越剧“小百花”开放得更为绚丽多姿,以报答党对我的培养之恩。
(本报记者潘剑凯采访整理)
(素描作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