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莫斯科投票,选举新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在这个极受世人瞩目的岗位上整整工作了21年的西班牙老人胡安·萨马兰奇即将在众人的祝福和赞美声中光荣退役。他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促进世界体育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1975年,萨马兰奇被任命为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在莫斯科,萨马兰奇很快和苏联体育界和东欧国家的体育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在莫斯科的有利条件,同到莫斯科考察奥运会准备情况的其他国际奥委会委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到1980年7月在莫斯科进行国际奥委会主席改选时,人们发现,萨马兰奇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他几乎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当选的。
萨马兰奇坐到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交椅上时,国际奥委会的钱柜里已经空空荡荡,而且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处在危机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与众不同的措施。于是萨马兰奇以他特有的敏锐目光,大胆地提出了使奥运会商业化的想法。
这个思想一提出,立刻遭到体育界的反对,认为行不通。但是1984年规模并不是最大的洛杉矶奥运会2000万美元的利润使那些悲观论者缄口不言。
从此,奥运会成了当今世界上最赢利的实业之一。曾经囊中羞涩的国际奥委会变成了最成功的国际组织之一。仅靠出售最近8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国际奥委会的收入就达35亿美元以上。
在执掌国际奥委会大印的21年里,萨翁把领导国际奥委会和管理欣欣向荣的金融帝国这两件在常人看来不相容的事业结合得天衣无缝。这21年,不仅是他个人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从危机走向兴旺的时期。
萨翁热爱奥林匹克运动。人们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前夕,萨翁的夫人玛丽娅不幸辞世。萨马兰奇为了主持世人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错过了同自己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的爱妻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正是萨翁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使他投入全部精力去发展这个运动。虽然奥运会曾经遭到多次抵制,虽然盐湖城受贿丑闻一度影响了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的威信,但是萨翁总是能够力挽狂澜,扭转不利的局面。他的威信是同奥林匹克运动同步上升的。
2000年,萨马兰奇宣布,在2001年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他将辞去主席的职务。他把会议的地址选在莫斯科,可谓煞费苦心。他从这里上任,也要从这里离职。萨翁爱这座城市,这里有他众多的朋友,他还曾经喜欢上一位俄罗斯女运动员奥丽佳。这位女运动员因受伤坐到了轮椅上。萨翁坦率地说,他几乎爱上了奥丽佳,他为没能同奥丽佳跳上一首华尔兹而异常遗憾。
萨马兰奇在离职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他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希望,他说:“奥林匹克运动成功的原因是国际奥委会、各国奥委会和各国际体育联合会的团结。”萨翁对自己在职21年的成就感到满意。当初提出的目标都达到了,这些目标包括:在瑞士使国际奥委会得到特殊的地位,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扩建国际奥委会总部,使洛桑成为奥林匹克的首都等等。
萨马兰奇曾经对记者说,他在世界各国访问时没有时间去旅游,但是到2001年6月,他已经访问了世界所有国家的奥委会。
然而,辉煌的21年毕竟还有一个遗憾一直萦绕在萨翁的脑际。那就是拥有近十三亿人的中国还没有举办过奥运会。在萨翁领导国际奥委会期间,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事业轰轰烈烈、蓬蓬勃勃,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变成一个体育大国。中国要申办奥运会,中国人要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人要通过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展示自己,让世界了解自己。但是1993年功亏一篑的残酷现实着实让中国人受到了打击。中国人从此卧薪尝胆,发誓适机再搏。萨翁希望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北京也决定再次出征了。北京又做了8年的准备,今非昔比了。
7月8日,萨马兰奇在视察第112次国际奥委会会议主新闻中心时,特意到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工作室转了一圈,没有进入其他国家媒体的工作室。国际奥委会总干事长卡拉德在中国获胜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讲:“有人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五个候选城市中倾向于北京。但是他并不能影响投票的结果,国际奥委会委员都是独立的,而且采用无记名投票。”他说得对,只有在最后两个城市的角逐中双方得票相等时,萨翁的一票才能起到定乾坤的作用。此前他是不参加投票的。
7月13日,中国北京以绝对优势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人的愿望实现了!萨翁的遗憾也终于在莫斯科消散了!
萨马兰奇即将离去。萨翁将从莫斯科离开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位,但是奥林匹克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