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30余件珍贵文物

2001-07-1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潘剑凯 我有话说

本报杭州7月16日电在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的墓葬群浙江桐乡新地里,7月15日对第86号墓进行了近10个小时发掘,从墓坑中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等30余件珍贵文物。有关专家称,这些文物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年代下限和良渚文化的消亡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文化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波及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的一种古老的史前文明。根据考证研究,良渚文化是从崧泽文化发展而来的,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最后为马桥文化所取代。关于良渚文化的年代,业内人士一般认为上限大体距今5200年-5300年,下限距今4000年左右。

2000年11月,浙江桐乡留良乡湾里村的农民在进行农田改造时,发现了陶器的碎片。经过3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共发现了至少87座良渚时期的墓葬,并发掘清理出了陶器、玉器、石器等900多件文物。从新地里遗址出土的陶器看,器型主要以圈足盆、鼎、尊、双鼻壶等为主,没有发现豆,改变了良渚早中期墓葬中常见的“鼎、豆、壶的陶器组合。考古专家由此确定新地里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晚期遗址。

86号墓坑位于整个墓群的南列,墓长3.7米,宽1.8米,南北向,属良渚文化晚期一位显贵者的墓。在墓坑里,出土的玉锥形器,长约15厘米,与其他出土的白色玉不同,玉色滋润,晶莹剔透。从锥壁方形来看,有明显的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迹象,证明良渚文化晚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已经开始,反映中华民族正处于大融合的趋势。

考古专家认为,从86号墓坑出土的文物看,属良渚文化最晚的遗物之一。对这些物品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理清良渚文化的下限年代和去向问题。同时,从墓坑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快变、多源的特点,可能与良渚晚期社会的动荡有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