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锦涛1939年5月生于北京,满族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国知名的塑性成形专家,超塑成形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锻压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工作,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超塑技术研究室和中试基地及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造性地完成多种实用新工艺和成套技术的研究并尽力推广应用。完成课题30项,发表著作、论文80余篇。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8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部级奖多项。
1963年11月我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压力加工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一机部最权威的研究机构———机械科学研究院,从事塑性加工科研工作,1974年开始了金属的超塑性研究。“超塑性”指的是金属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超乎寻常的塑性,1945年苏联专家把它命名为“超塑性”。7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些单位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
1979年,国家下达用超塑成形制成球状气瓶的任务。我提出的方案得到首肯后,便和研究室的同志投入了研制工作。尽管当时工作条件极其简陋,而且每一项实验都要做数十次乃至近百次,但我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使实验早日成功。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已记不起做了多少次试验,有一次试验做了三天三夜。记得试验成功的那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兴奋极了,奔走相告,热情相拥,大家都沉浸在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欣慰和喜悦之中。
1980年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我担负起主持组建中国第一个超塑实验室和第一个超塑研究室的任务,这便是后来国家科委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超塑性和中间试验基地。
为使我国的超塑技术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研究室与美、苏、日、德等国的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我被聘为国际超塑技术委员会理事期间,为促进中日超塑性方面的学术交流,1985年10月中日超塑专家在北京开了第一次交流会,同样的会,第二年11月在日本再次举行。为促进锻压技术方面的研究与交流,1990年6月,我又组织了由30多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赴前苏联交流塑性加工技术的经验。随着一项项科研成果、一篇篇学术论文的问世,我们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美、苏、日等超塑研究领先国家的权威专家都先后来我们的实验室参观。英国TI研究院和美国洛维尔研究中心的专家看到超塑成形的钛合金涡流盘(一种密排轴向叶片的整体叶轮),称赞这是世界一流的技术。1995年,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它的成立,对提高和改进传统的塑性加工技术,生产出尽量接近其最终形状的零件,达到既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又提高零件品质和外观的效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近二十多年来,就是凭着对党的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我承担的几十个项目,都以较快的速度、最佳的效果取得了成功,先后获国家级和部级奖多项。
1983年在组织的关怀下,我入了党,实现了我从中学时代就要求在党的队伍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愿望。1997年我走上了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岗位,一个统辖分布在全国各地8大院所的研究院,前几任院长都干得很出色,我深感责任重大。如何保持和发扬前任领导们积极进取的作风呢?青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党员专家要担负起培养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这是新时期一位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于是,在院里工作的这些年,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全院的经济建设、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当中。经过和全院职工一起努力,我院的研究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三年中,中层干部的学历由过去的大学本科拥有率10%,提高到硕士以上学历达50%;我们投入上百万元培养了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200多人,职工的工资奖金翻了一番;为解决年轻骨干的后顾之忧,挤出资金,为大家建了两栋宿舍楼。现在,全院职工都在齐心协力搞开发、搞研究……看到党的科研事业日益兴旺,队伍不断壮大,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从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博士生导师;从一个技术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到成长为一个8000余人的中央工委直属科技企业的大管家……回首我个人成长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要发自肺腑地说:是党给我们搭建了人生的大舞台。今天,站在新世纪这个充满活力的大舞台上,还能为人民做一些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将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科技事业。(本报记者周晓曲采访整理素描作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