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西北麓的华州(华县)产杏,被命名为接杏之乡,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杏带,以品种多,个儿大,肉厚汁浓,仁甜见长。每年早春杏花开,麦黄杏子熟,那时天有多热,人们收获的喜悦气氛就有多热。
“十里红杏”古为华州一景,最鼎盛时华州有杏园万亩,杏树10余万株,分布方圆40平方公里,年产鲜杏1000多万公斤,百年以上老杏树随处可见,树身粗壮两人合抱不住。上世纪60年代光年收杏仁就多达253万公斤,占当时陕西杏仁出口总量的64%。剩余杏仁除制药外,还腌成各类酱菜、制作饮料。杏果可鲜食,销售之余还可凉晒成杏干,糖浸作脯。碰伤的杏儿酿造“果子露”酒,或封成杏醋。建国初华州兴建的陕西出口食品厂,就是以加工杏制品为主起步的。华州鲜杏和杏产品曾出口到东南亚等地,成了当地人一大财源。可惜文革时片面强调种粮,毁林造田,加上鼠啮虫蛀,杏林老化等原因,杏产量萎缩了将近一半。新时期杏林逢春,“七五”期间国家把华县列为全国七大杏基地之一,拨专款更新杏林。县里成立了红杏办公室,组织果农恢复生产,购买苗木,培育良种,使产量很快回升。目前万亩杏林已具规模,新建杏园排列于西南大明塬地带,十里红杏再现当年风光。
华州人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收杏,当四声鹃一唱,杏儿就熟了。凌晨,东方鱼肚泛白,村长手打上工铃,口喊“今个卸杏!”村民便回家拿筐提笼,掮担套车,抬上高高的云梯,涌向杏园,真格是人欢马叫,树上树下,金光银彩闪如流星,摘的摇的打的拾的,归类码筐的,不一会儿功夫,杏果堆积如山,装筐外运,一片欢腾。如今实行责任制,杏园承包到户,果农先一天吃晚饭时碗碰碗、烟对烟,你问我传,“明个摘杏?果副公司来车哩!”第二天不等明,家家户户早在各自的杏园忙开了。等到拉杏的卡车汽笛响,各户的杏筐满溜满溜,并被小四轮拖拉机转运到大公路边的场院上,正整装待发呢。
华州自古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每逢收杏时节,只要你进杏园,不问天南海北,尽管吃饱,临走还送你一篮子!要买杏时从不论斤两,钱你看着给,不为赚钱,单图扬名——华州杏好人好!就是市场经济的今天,到杏园照旧是先尝后买,货真价实,吃了的算白吃,带走的才掏腰包哩。游了华山往西拐,别忘了去看华州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