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青岛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2000年全球营业额达406亿元的国际化大集团。今年上半年,该集团全球营业额已实现309亿元。海尔,取得了了不起的业绩。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条件下,海尔何以能够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敲门,这扇门敲不开,就换一扇敲。机遇就是这样,突然有一天门开了,就抓住这个机遇了,我们就进去了。没抓住机遇的企业,往往要么是从来不敲门,要么是敲不开就放弃了,还怪门太紧。他们和我们的最大不同在于:门后没有目标——市场。”谈起如何占领市场,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张瑞敏认为失败的企业要么是没有坚持敲下去,要么就是连门都找不到。海尔却认准目标,虽百折千回,仍拼搏不息。“海尔的路走对了!”这是市场给他的评价。
1985年,一台冰箱的价格相当于一位职工多年的积蓄,可为了树立“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张瑞敏硬是用铁锤砸烂了76台不合格冰箱。当时,全国出现了上千家冰箱企业,冰箱成了紧俏商品,产多少销多少。可海尔坚持限产保质的原则,没有生产一台有问题的产品。“质量,是我们敲开的第一道门!”经得起短期利益的诱惑,守得住自己的企业目标,海尔闯过了市场的第一关。直到今天,张瑞敏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荣誉就是1988年获得的全行业第一个质量金奖——国家优质金奖。
有了质量就有了品牌,1991年,当许多企业还在为缺乏资金而怨天尤人之时,海尔却悄悄地进行着企业多元化的尝试。“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一发表,立即拨响了海尔人的心弦。张瑞敏迅速作出决策,扩大企业规模,走多元化之路。海尔工业园从审批立项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当时有人说,海尔完了,要被盲目扩张拖垮了。的确,“独生子”的模式在当时相当成功,而海尔却顶着巨大的压力走自己的路。“我们有了品牌,可以向外延伸!”海尔上上下下都信服张瑞敏,因为他的每个决策都实事求是,稳扎稳打。市场之门一个个的为海尔敞开,从冰箱到空调,从冷柜到洗衣机,海尔产品市场占有率全部高居榜首。
“要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1998年,国内家电市场价格战风起云涌之时,海尔人又一次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战略。其实,海尔并不是有意特立独行,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这时的海尔已经进入了国际化阶段。按照“创牌而不仅是创汇”的原则,海尔在海外打响了品牌。有了市场,再建工厂,海尔率先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了“中国品牌美国造”的跨越。正当许多企业为“入世”后的发展忧心忡忡时,海尔却昂首挺立在国际化的浪尖。“万事皆备于我”,有了成熟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海尔巨轮在国际市场的大海中扬帆破浪,加速前行。
几乎没有一个管理者不知道市场的威力,可是能够把握市场的却寥寥无几。对于市场,张瑞敏用三个“易”字来总结。首先是“变易”,市场的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其次是“不易”,就是在不变当中永远有一条可以指导你在变中取胜的原理。只有掌握这条原理,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最后是“简易”,企业用创新活动化解市场的纷繁复杂,从而牢牢占领市场主动。
夏季是洗衣机的销售淡季,可海尔认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他们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夏季人们每天都要洗衣服,而市场上的全自动洗衣机都是5公斤型,洗一次很不合算。海尔立即行动,推出了可进行水位三档调节的1.5公斤型“小小神童”洗衣机,一件衬衫也能洗,1996年的夏天,“小小神童”创造了中国洗衣机销售的“7月奇迹”。从1996年到现在,海尔“小小神童”已经开发出12代产品,销量已超过200万台,并且出口到国际市场。
酒柜,是西方家庭的一种高档用品。但传统上它款式笨重,色调暗淡。海尔针对国外青年白领的特点,推出了大容量的透明酒柜,一上市就立即受到欢迎,创造了消费新时尚。蛋糕小不要紧,能够独享就有价值。海尔酒柜占领了美国同类产品大部分市场,成为一个稳定的利润源泉。
在海尔的车间里你会经常听到“索赔”、“索酬”这样的市场名词,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又面对一个市场。员工与员工之间通过利益分配串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市场链,你的上道工序就是你的供应商,下道工序就是你的市场,市场链改变了“对上级负责”的观念,人人对市场负责,对自己的利益负责,人人都有了动力,海尔真正把市场搬进了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