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01-08-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衍诗 我有话说

记者: 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是依据什么划分的,什么是先进的文化?

胡振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看一种文化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看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能够反映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就是先进的,反之就是落后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记者: 80年来,党的事业之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否与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密切相关?

胡振民: 完全正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科学、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为动员、组织和鼓舞亿万人民群众投身革命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敏锐地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一次把人类文明明确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鲜明地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吸取过去“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提高人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记者: 为何说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胡振民: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归结起来,一是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推进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更加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二是要充分看到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就明确昭示我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广大群众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满足人民新的物质生活需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满足人民新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记者: 当前应如何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胡振民: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要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一定要着眼这个根本任务,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与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实践证明,在全国城乡蓬勃开展的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平。

第四,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集中力量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五,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进一步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上下功夫。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和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为经济的更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