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文艺演出的人会发现,近年来,在演出剧目注重包装的同时,节目单也越做越精美,不但设计别致,印刷精良,内容也十分丰富,知识性强,文化味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使相当多的观众爱不释手。但遗憾的是,不少节目单价格偏高,很多观众买不起或不愿买,只能忍痛割爱,敬而远之。
应该说如今的节目单内容丰富、制作精致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以前的节目单很简单,往往一张白纸,印上演出剧目和演职员名单,人们看完演出后大多随手扔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艺演出为了赢得票房和观众,不仅在剧目质量上下功夫,还注重剧目包装及宣传。除了张贴大海报,便是在这节目单上做文章,因而节目单包涵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知识性越来越强——有剧情(曲目)介绍、演职人员名单、导演或指挥阐述、剧种及剧团简介,并附有知名专家或境内外宣传媒体的评论。这样的节目单可就不是一张简单的可以折叠的纸,而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册子了。北京人艺今春复演话剧《蔡文姬》,节目单中介绍了此剧第一次演出时的导演焦菊隐,并刊登了当年的演出剧照,其中全文登载的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则为观众了解此剧、理解剧中人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新戏《狂飙》的节目单则更为丰富,有主人公田汉的生平及创作年表、剧中出现的四位女性的原型的照片、剧中部分精彩台词、演员排练的剧照……最后还附有一张观众调查表,收集观众对此戏的反映。不光内容丰富,设计也很别致。北京京剧院贺岁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的节目单中附有演出首日封,戏迷们可于演出当日在剧场加盖印章,并可请主演在上面签名留念。上海京剧院为参加“梨园星光”演出的12名青年演员制作了精美的台历,十分别致,也很抢手。
但有的演出节目单制作过份豪华,其价格也一路飙升,直至让人买不起。如一些大型音乐会及芭蕾演出等,节目单通常得二、三十元甚至50元一本,尤其是前不久在京举办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出,节目单每份要200美金。演出单位以为人们既然买得起门票,就不在乎节目单,其实许多人在付出了高昂的演出票价后,再要买一本价格不菲的节目单,就得思量再三了,多数人最终只是望“价”兴叹。
节目单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艺工作者市场意识的加强。但无论怎样变化,节目单最基本的功能是让观众了解演出内容,不能过分讲究而使观众望而却步,更不能喧宾夺主以此大赚外快。如果一味讲究豪华制作,就会脱离观众,而且达不到预期的宣传和教育目的。因而希望节目单不要走入“高价”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