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昏睡病”在非洲卷土重来

2001-08-1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李肇东 我有话说

本报日内瓦8月16日电20世纪50年代末在非洲曾被抑制的“昏睡病”(锥虫病),最近又在刚果(金)、安哥拉、乌干达北部和苏丹南部等非洲国家蔓延,每年约有30万人感染此病,死亡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昏睡病”是通过“萃萃蝇”传染给人或动物的。“萃萃蝇”的口器很尖,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在它吸血时把寄生虫——锥虫传到人或动物的体内。患者在潜伏期内有发烧症状,有时伴有头痛,病情逐渐恶化。当锥虫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后,患者会夜间失眠,白天狂想,并逐渐沉睡,直至最后昏睡死亡,故被称为“昏睡死亡病”。

一个世纪前,该病肆虐非洲,曾令人“谈蝇色变”。20世纪30年代,一家瑞士药厂以砷为原料制成“嘧氧硫砷”药,成为医治“昏睡病”的特效药。到50年代末期,该病在非洲几乎绝迹。但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非洲战乱造成大量难民外逃,流离失所、贫病交加的穷人无力医病。加之气候异常,潮湿和沼泽地带的“萃萃蝇”大量繁殖,使“昏睡病”又在一些非洲国家死灰复燃。

目前,非洲“昏睡病”的防治工作遇到了困难。治疗潜伏期患者的特效药“戊烷脒”因也能医治肺炎而价格暴涨,世界卫生组织虽进行干预但无效;治疗“昏睡病”的特效药“嘧氧硫砷”价格昂贵,且有副作用,用药不当会引起中毒死亡。由于药价昂贵,患者难以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昏睡病”又在威胁着非洲大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