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替老百姓讨公道

2001-08-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陈春生 杨林鸿 我有话说

今年65岁的张福增是临清电机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从退休到现在,他已义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整整7年了。7年来,他不图名,不图利,图得就是——

1994年,张福增从临清电机厂退休了。当时,有人请他“出去干”,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学的是电机制造专业,有一手维修电机的“绝活”。如果出去干,肯定不少赚钱,他和没有工作的老伴就可以改善改善生活了。但老张还是谢绝了人家的邀请,带着每月只有400多元的退休金走上了义务维护消费者权益之路。

有人劝他:“你这样做图个啥?”张福增自有他的道理:咱老百姓辛辛苦苦挣几个血汗钱不容易,可偏偏有人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咱们,好似他们就永远不当消费者,永远用不着买东西似的。而且,有的消费者明明知道吃了亏,也不敢或懒得去评理。人家秋菊一个农村女子还知道遇到不公平的事要讨个说法呢。咱一介草民,能做些什么呢,就在有生之年,为消费者尽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吧。

于是,老张每天带上手提袋里有全套“武器”——自己的证件、录音机、相关法律书籍、消费者投诉表、穿行于商场、医院等服务窗口之间,暗查他们的服务质量,见到有不公平的事就出面干涉,一来二去就出了名,不少人从中获益。有一次,一位顾客在一家鞋店花了200多元买了一双皮鞋,刚穿了3天,鞋底就断了。顾客找到商店,商店又推到厂家,两家踢开了“皮球”。这位顾客心里没底,经别人介绍找到了张福增。张福增立刻带上他的“武器”出发,骑自行车赶到顾客那里,连午饭都没吃,为这位顾客找到了讨回公道的法律依据。

这几年,假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每当听到这种情况,张福增都感到很气愤,总是尽可能地帮农民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去年秋,胡里庄镇东胡村几户农民因买了劣质玉米种,导致十几亩地几乎绝产。他听说后,主动找上门去,帮助几户农民进行索赔。在他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

老张的这种做法,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遭到了个别人的怨恨。有的在一些场合指桑骂槐地骂他,有的甚至给他打恐吓电话,弄得一家人不安生。但老张不怕。他说,咱维护的是正义,有政府撑腰,有消费者支持,怕啥?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张福增还给自己订条铁规矩:自备干粮和水,以纯粹的消费者面目出现,对商家和消费者连一个大头针的便宜也不沾。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往里搭钱。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得花去七八十元买书报杂志,为的是给自己“充电”;有时为了鉴定一件商品的真伪,也得自己花钱买下来。好在儿女们都很孝敬,每月给两口子贴补不少,日子也还过得去。

刚开始的时候,老伴对他的做法有些不理解,说家里不缺吃,不少穿,儿孙满堂,享享清福多好。后来听说他是为普通老百姓说话,做得都是好事,也就不再反对了。前些年,张福增身体不太好,患有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症,总往医院跑,打针吃药是常事。可帮着消费者讨论公道这7年,他得身体却慢慢好起来了。谈及“秘诀”,老张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再就是整天溜达,锻炼的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