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的发展动力来自技术的不断革新、性能的不断提升。
微处理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伟大源于一系列革命性的创新。晶体管取代真空电子管曾经轰动一时,随后最早期的简单的微芯片又取代了晶体管,用于数字式电子表等设备。今天的奔4处理器的内核只有邮票大小,却容纳了4200多万个晶体管,正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
决定微处理器发展速度的是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就会有新的芯片诞生,新芯片的晶体管的容量要比先前增加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实践这个定律的,是以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为首的一群“偏执狂”。
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偏执狂”们推动着PC业、推动着整个世界加速前进,不管你愿不愿意。
许多消费者在日新月异的新产品面前,也发出了“跟不上”的感慨。英特尔的处理器一旦升级,操作系统就得升级,相应的软、硬件也得升级。技术的更新能不能慢一点?PC厂商能不能慢一点?
其实厂商们跟得并不轻松,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坦言:“我们也很累。”
竞争的压力是“偏执狂”们的动力。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欧德宁说:“技术发展不能等,必须按照摩尔定律更新,不然你的竞争对手就要超过你。我在这个产业干了27年,27年来一直如此。”
欧德宁还说:“我们时刻在观察,时刻在警觉,努力成为‘偏执狂’,以保证能追上新技术。‘偏执狂’没有敌人,只有竞争对手,而且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我们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取代我们过去的产品。”
“偏执狂”们天天要自问:市场上还有谁在跟我竞争?还有什么产品能打败我?市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产品开发?有什么样的应急计划?怎么利用市场的变化,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杨元庆和他的部下们都成了“偏执狂”。杨元庆常常对员工说,PC业是最辛苦的一个行业。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厉害。但是,这个行业是最有激情的行业,最富挑战的行业,最能“做梦”的行业。你只要做了梦,就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技术去实现自己的梦。
摩尔定律并非严谨的物理学定律,而是一个实践的定律。摩尔定律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们预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
对那些居于行业领导前沿的“偏执狂”而言,最困难的是如何确定前行的途径,找到摩尔定律发生效用的最佳位置。欧德宁说:“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可能得花两三年时间设计一个芯片,我们不知道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不知道怎样向前发展,所以必须对未来做一个预测——我们的选择正确吗?产品能不能卖得出去?成本能不能收回?一旦决策失误,公司就要遭受损失。”
居于中国PC市场领先地位的联想也颇有危机感。杨元庆说:“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20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此迅速,每项决策都有可能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但是,在这20年里,我觉得除了战略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深刻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比如说管理做得扎不扎实。”
CPU越来越复杂,PC越来越复杂,哪里才是技术发展的终点?哪天才是“偏执狂”们不再“偏执”之日?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说,摩尔定律还能管用20年。
有一个技术悖论是:如果你想使用比较方便的技术,就必须有更复杂的技术来支持这个技术。人们一直希望PC能够更强、更好,这样的PC肯定会越来越复杂。只有在更复杂的时候PC才能变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