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亚于当初互联网进入中国、甚至可与“两弹一星”相提并论的项目——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由于资金短缺,正面临着中断的危险。该项目的负责人发出呼吁,希望得到国家和相关各方的大力支持。
发出呼吁的人是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NSFCNET)项目负责人吴建平教授。他的呼吁源于一个惊人的判断:新一代互联网将开始取代现在的第一代互联网。如果改用新的标准IPv6,那就意味着互联网中许多核心设备需要更新,大量软件需要改写,全球完成整个升级大约需要投入几千亿美元。
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刚刚才开始;在全球,也不过只有七、八年的时间,怎么又要忙着计划下一代的互联网了?原因是现有的互联网的“地址空间”——IP地址已经拥挤得快要崩溃了。
在这方面,手机厂商吵得最凶。手机正在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过渡。在网络时代,手机不仅仅需要传递话音,而且需要传递数据。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向国际因特网地址管理机构ICANN申请,要给他们生产的每一台手机都分配一个IP地址。他们甚至提出,如果没有IP地址,手机没法向第三代过渡。
吴建平是ICANN中唯一的一个中国执行委员。他说:“由于当初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因特网会有今天如此广泛的应用,远远不能满足今天所产生的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手机厂商提出了要求,家电厂商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要给每一台带有联网功能的电视、音响都设置一个IP地址。”
吴建平说,要满足这些要求,在现有的因特网技术框架上做一些修修补补已经不行了,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大容量的技术框架来替代,这就是NSFCNET的目标——基于高速、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
我们现在所用的互联网又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它是美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成的。它完全由美国独立完成,从各种基础的硬件,如路由器、服务器,到各种标准、软件,乃至关键技术,全部由美国掌握,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是跟随者。凭借这个优势,美国不仅在新经济中大获全胜,而且从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正是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意义,从1996年起,美国就开始了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下一代因特网”研究计划(NGI),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确保美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里的领先地位。
下一代互联网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除了拥有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行的大规模教育和科研网络之外,都对研究下一代互联网进行了巨资投入。
吴建平说:“第一代互联网,我们错过了。对于互联网这样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到了第二代中国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我们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军事等各方面受制于人。”
NSFCNET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动用了主任基金、投资2000万元进行支持的。NSFCNET由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建设,采用了200GB/s的密集波分复用光传输技术,在北京建立了连接6个节点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研究试验网,并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连接。在国内首次建成了IPv6试验网络,并与国际IPv6试验网成功连接。NSFCNET的研制成功不亚于当初将互联网引入中国。
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大的投资项目没有超过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陈佳洱对此项目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他要求自然基金委所支持的所有项目,都必须放到NSFCNET网上来,以此来带动NSFCNET网上的应用。他还要求专门为此成立一个基金管委会,并邀请著名计算机专家、中科院院士李未在学术上进行把关。
此外,NSFCNET还得到了信息产业部、中国电信、网通、武汉邮电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信息产业部张春江副部长的支持下,中国电信和网通分别提供了到日本和美国的一条通信线路。去年10月,李政道博士听取了项目介绍后,当天下午在拜会李岚清副总理时高兴地推荐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做得相当不错,几乎和美国是同一个水平。”
为什么要建这个网?吴建平说:“联网只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有了这么一个网,我们就可以在上面做很多试验和研究。这就像搞实验物理学研究一样,没有对撞机,怎么能分析出高能量下各种粒子的性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吴建平的项目组开了个好头。但是,现在这个网只连接了6个点,而且只限于北京地区。NSFCNET下一步的目标是连接国内的10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覆盖全国的高速网络,这就意味着对网络设备、通信线路的大量需求。
据了解,国家自然基金委已没有能力再支持下一步的投入。吴建平非常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援助,无论是资金,还是线路和设备。他说:“把下一代互联网提高到像‘两弹一星’一样重视,一点都不过分。我们需要国家的全力支持,也希望国内外领先的网络设备制造商为这个网提供技术和设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