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

2001-09-08 来源:光明日报 郑昌华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以创新的精神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重大问题而作出的科学论述,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我们党为什么具有先进性,为什么有资格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它具有先进性的固有的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党的阶级基础问题,认为共产党应该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看到工人阶级是随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与社会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共产党以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才成为承担伟大历史使命的最先进的政党,取得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资格。没有以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基础这一前提,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无从取得,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执政地位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一点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一是工人阶级外延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二是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让位于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工人大大减少,脑力劳动者、技术劳动者、管理劳动者的比重则大大增加;劳动不再只是人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直接生产过程,而大量是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成为生产的设计者、监督者和调节者;三是工人阶级的特点发生了变化。我国工人阶级的年龄结构在不断优化,青年职工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结构在不断优化,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既有从事第二产业的职工,也有从事第三产业的职工。这些都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不断发展,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在不断增强。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职工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甚至还出现了职工下岗的现象。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也不能说明工人阶级不和先进生产力相联系了。我们看待工人阶级,必须把它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工人阶级是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它的先进性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的特征的。

党的阶级基础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意味着一个政党主要依靠哪个阶级,主要集中哪个阶级的品质,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从而决定党的阶级性质和先进性质。我们党坚持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就要始终和工人阶级相联系,就要以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优秀品质来塑造党的先进面貌,就要很好体现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但这里讲的阶级基础是已经得到增强并在不断增强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应该是现实社会中发展变化了的工人阶级。否定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不承认党的工人阶级基础是错误的,但看不到工人阶级已经发生的变化、把工人阶级的形象定格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从这一基点出发处理党的阶级基础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

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国作为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即使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在不断增强,这种状况也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完成这一宏伟的事业,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需要他们和工人阶级一道去争取自己美好的生活。因此,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都有一个如何认识群众基础和不断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与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吸收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确定的什么人能入党的界线,实质上体现了对他们所属的群体的政治界定。只有吸收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其中包括吸收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些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才能团结和带领各个方面的群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才能符合人们的职业、身份不断变动的发展趋势。

有的同志担心,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收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会不会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首先,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党的理论、纲领以及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建党原则。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了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一方面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党的根本面貌,另一方面党就可以成为一个共产主义的大熔炉,把在组织上入了党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进一步从思想上锻造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其次,我们党的队伍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是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我们党现在有6400多万党员,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今后这种状况也不会改变。他们对党的性质和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通过他们将对加入党内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起到影响和带动作用。

再次,我们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证明可以在吸收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不是工人成份,但由于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正确,而且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正确理论和纲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就一定能够通过党这个熔炉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党员锻炼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总之,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既要防止拒之门外的偏向,也要防止一哄而起、降格以求的偏向。

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
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关系问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问题。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前提,没有先进的、强大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也会落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了,又会更加巩固党的阶级基础,而且群众基础中的部分力量发展变化还会充实阶级基础。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党的阶级基础是体现党和工人阶级的联系的,它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标志之一。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只能是工人阶级,因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党如何认识和引导这种趋势的问题。党的群众基础是体现党和工人阶级之外的广大群众的联系的,它是判断党的群众性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发展,国内阶级阶层将呈现出不断分化组合的态势,因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凝聚和整合人民内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问题。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不能因为发展其他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就把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混淆起来,甚至用群众基础代替阶级基础。

2、关于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具体标准程序问题。现在,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那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个体的情况各不一样,有的素质较好,有的素质较差;有的通过合法劳动和经营积累了财富,有的靠钻政策的空子、偷税漏税,甚至延长雇工工作时间、克扣工资等手段发了财;有的对党确实有感情,想加入党组织后为党作贡献,有的想投机钻营,利用入党换取政治资本。我们在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时候,必须明确具体的标准和程序,把那些真正优秀的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而决不允许不合格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钻进党内玷污党的纯洁性。

3、关于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后加强思想建设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和群众基础扩大后,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内来,一方面给党带来了新鲜活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由于身份、财产和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价值观念会存在一些差异,这就为我们党加强思想建设带来了更为复杂的任务。我们要更加重视从思想上建党,从而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要深入地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问题,探讨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党内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