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重女轻男”,指的是建造公厕时的“价值取向”。报载,青岛市做出决定,在2006年之前,将新建公厕100座,这些公厕将按男女坑位1:1.5的比例建造——过去建造公厕时的“重男轻女观”,从此在青岛画上了句号。
考究起来,这还真的不是什么“新闻”。早些时候,相关的消息已从北京市传出。即,北京有关方面决定,今后北京的公厕建造,女坑位要多于男坑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此后,都市里的公厕建造,都会采用或参照这样的思路。作出这样的预测,是因为这“重女轻男观”不仅是一件新生事物,更是观念更新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因而,必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公共厕所,严格意义上讲是欠公平的。在一些都市、一些街区、一些公共景区景点,男厕所里空空荡荡,而女厕则内外都排起长队。对此,虽有群众议论,却迟迟得不到改观。而据有关知情者和研究者提供的材料表明,发达国家就很难见到诸如此类的“景观”,一是因为他们的公厕建设总体安排较我们为多,另一个原因便是实施了“重女轻男”的“设置方案”。因而我们说,在改革开放进行了20多年的中国,按国际惯例建造公厕,让公厕与国际“接轨”,正是符合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趋势、使我们的社会更趋进步和文明的举措。
更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国际惯例问题,而且是我们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锐意开拓的问题。公厕存在久矣,公厕不“公”问题存在久矣,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女性的不良影响存在久矣。换言之,此弊乃积弊,乃老问题。“弊”而至于“积”,“老问题”成了“老大难”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检讨与反思了。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为什么我们习非成是而无动于衷?这,才是我们亟需认真思考的。
我想,起码有这样两条。第一,我们提倡多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些部门没有落到实处,仍有“死角”;第二,我们头脑里还存有一些老框框、老套套,束缚着我们的思路和手脚。解决的办法,便是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大胆探索,不断改革,兴利除弊,趋利避害,注重实效。只要我们思想上真正重视了,只要我们真正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寻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好多“积弊”和“老大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像公厕男女“比例失调”这样的问题,不似造火箭放卫星,说穿了谁都能看出问题所在,其真正“解决”却落在了造火箭放卫星之后,其中的“隐情”,实在值得我们深思。也许,这才是公厕“重女轻男”消息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