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销售得很红火,最近已经出版了第四册。我最初看这本书,一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二是因为我刚刚有了一个儿子,我很想了解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这本书的“世界”是西方式的,但我相信人性是共通的。
拿起第一本,我的心便随着那个命运多舛的小男孩跌宕起伏,为着那神秘的魔法石而急于探个究竟。这的确是一本与我从小读的儿童故事完全不同的书。书里的孩子勇敢、坚强、真诚又不乏天真,而且最让人感慨的是11岁孩子独立行事的能力,和对世界的有深度的思想。而在我的周围,这么大的孩子大都事事要征询父母的同意,遇到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也是求助于爸爸妈妈。
我觉得这就是东西方育人标准的差异。
西方教育强调不受制约地充分地发展孩子们新鲜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快速的判断力和随遇而安的适应力。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尤其尊重孩子。许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对那里的中小学教育深有感触,那里哪有我们国内的排排坐的教室!孩子们的课桌围成一个圈儿,老师穿行其间,随时可以和每一个孩子亲密接触。课堂上,孩子们也不必双手背后不准说话,老师是很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的,谁有新的思路和想法都要积极地说出来,而说出来的想法总会得到老师的不同角度的赞扬。哈利·波特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他的作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难怪他们能迷倒全世界的孩子(据说许多爸爸妈妈们也爱不释手呢)——他们的制胜武器就是那些离奇鲜活的思想啊!
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就大不同了。我们被告之年龄小就是幼稚可笑的、不可靠的。大人们总会以“小孩子,异想天开”为借口,将天才的思想拒之门外(不是有人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天才嘛),唯其如此才显示出他们的成熟、威严和不可抗拒。我们的孩子因此而畏手畏脚,胆小怕事,不敢迈入“禁区”一步;他们有许多科学的、有创意性的、或许可以申请专利的提问和想法遭到漠视和嘲笑,继而被打入冷宫;所以他们只好走求同存异的“大众路线”,休想再标新立异了……这样长大后,他们越来越没有激情,越来越“理智”,儿时的梦想被永远地锁在了记忆中。其实,为此我们失去的何止是梦想呢?那是人生最可宝贵的创造力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留学生自费到她仰慕已久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听过一次课,谈到这次听课的经历,她感慨:“课上吵吵闹闹的,每个人都在说话,都是各种各样的商业策划,口气大得不得了。有个学生郑重地拿出了一个策划,他宣布这个策划可以在7到9年的时间吞并IBM。还有的学生拿出一份政策方案,他坚信这个方案可以遏制美国的经济衰退,使GDP提高3个百分点。教授就在那里静静地微笑,跟个傻瓜似的。”后来她悟出来:哈佛不是学知识,而是练胆儿的地方。
《哈利·波特》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销售得很红火,最近已经出版了第四册。我最初看这本书,一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二是因为我刚刚有了一个儿子,我很想了解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这本书的“世界”是西方式的,但我相信人性是共通的。
拿起第一本,我的心便随着那个命运多舛的小男孩跌宕起伏,为着那神秘的魔法石而急于探个究竟。这的确是一本与我从小读的儿童故事完全不同的书。书里的孩子勇敢、坚强、真诚又不乏天真,而且最让人感慨的是11岁孩子独立行事的能力,和对世界的有深度的思想。而在我的周围,这么大的孩子大都事事要征询父母的同意,遇到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也是求助于爸爸妈妈。
我觉得这就是东西方育人标准的差异。
西方教育强调不受制约地充分地发展孩子们新鲜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快速的判断力和随遇而安的适应力。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尤其尊重孩子。许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对那里的中小学教育深有感触,那里哪有我们国内的排排坐的教室!孩子们的课桌围成一个圈儿,老师穿行其间,随时可以和每一个孩子亲密接触。课堂上,孩子们也不必双手背后不准说话,老师是很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的,谁有新的思路和想法都要积极地说出来,而说出来的想法总会得到老师的不同角度的赞扬。哈利·波特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他的作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难怪他们能迷倒全世界的孩子(据说许多爸爸妈妈们也爱不释手呢)——他们的制胜武器就是那些离奇鲜活的思想啊!
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就大不同了。我们被告之年龄小就是幼稚可笑的、不可靠的。大人们总会以“小孩子,异想天开”为借口,将天才的思想拒之门外(不是有人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天才嘛),唯其如此才显示出他们的成熟、威严和不可抗拒。我们的孩子因此而畏手畏脚,胆小怕事,不敢迈入“禁区”一步;他们有许多科学的、有创意性的、或许可以申请专利的提问和想法遭到漠视和嘲笑,继而被打入冷宫;所以他们只好走求同存异的“大众路线”,休想再标新立异了……这样长大后,他们越来越没有激情,越来越“理智”,儿时的梦想被永远地锁在了记忆中。其实,为此我们失去的何止是梦想呢?那是人生最可宝贵的创造力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留学生自费到她仰慕已久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听过一次课,谈到这次听课的经历,她感慨:“课上吵吵闹闹的,每个人都在说话,都是各种各样的商业策划,口气大得不得了。有个学生郑重地拿出了一个策划,他宣布这个策划可以在7到9年的时间吞并IBM。还有的学生拿出一份政策方案,他坚信这个方案可以遏制美国的经济衰退,使GDP提高3个百分点。教授就在那里静静地微笑,跟个傻瓜似的。”后来她悟出来:哈佛不是学知识,而是练胆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