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全国文化界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座谈、研讨等方式,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决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文化界人士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七一”讲话中指出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各条战线新世纪的行动指南,也是照耀我国文化走向繁荣昌盛的光辉灯塔。
党的最高纲领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而为此又必须首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可能朝着党的最高纲领所昭示的历史方向前进。因而也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红线,是我们一切工作保障党的纲领实现的生命线。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决不能忘记党的最高纲领所昭示的历史前进方向,更要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和评论,抵制危害人民利益、违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倾向和现象,通过自己既深刻反映现实,又努力表现理想的、富有思想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去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帮助和激励广大读者和观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杨伟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党的最高纲领是要通过每个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来实现的。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自己的理论旗帜。党成立初期,我们党郑重地把马列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使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发展壮大;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旗帜上,使我们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党的十五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一理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建党80周年的历史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将指导我国在新世纪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平(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我生在西安,在山西晋南的一个村落里长大。生平第一眼看到的农村,完全是一幅自然景观:炊烟袅袅,镰刀割麦,牛犁地,马拉车。那时候,常有下来的干部讲话:什么是共产主义?就是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后来我上了大学,渐渐明白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其实还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前工业文明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共产主义,距离我们还十分遥远。
改革开放后,我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国内看到国外,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与许多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几千年的封建古国,一下子进入社会主义,并不等于一夜之间就可以从农耕文明跨进工业文明。那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说法是一种幼稚而脱离实际的童谣式的幻想。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的现代化,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来不得半点空幻和虚假。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最真实不过的道理:实事求是。我们知道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是多么的沉重和古老,我们每前进一步,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清醒地面对现实,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把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求实精神统一起来。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能够统一步伐。统一步伐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够找准方向。“七一”讲话中关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论述,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任何一个具有社会良知和民族责任感的人,只要回头望望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就会明白这一理论的形成和提出,已经给这块古老的土地带来了多少勃勃生机和辉煌的成果,人民甚为幸运!历史甚为幸运!为此,我们必将更加自信,因为我们已经十分明确了我们要走的路。
包明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教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基本精神。党的纲领、路线,历来是同党的时代课题、历史任务紧密联系的;党的现实目标与最高理想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有历史的纵向感,要有世界的横向感,更要有现实的紧迫感。对于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来说,不仅要在思想理论上继承与创新,而且要解决好向文学的过渡,要在学理层面与创作实践中加以渗透与承启。
我们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和冲撞,每时都在发生。文化不是单一的,有先进的,有落后的,也有腐朽的;文化也是多层次的,有高低雅俗之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积极的动态的过程;这里不仅赋有主动性与建设性,也蕴含着批判性和战斗性。我们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中,必须有现代的理念、古代的情怀和世界的眼光,但在指导思想上不能搞多元化,特别是不能让西方的话语占上风。必须用中国话语建构我们的人文价值体系。
李树文(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不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的内涵有所不同。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我党80年奋斗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们党带领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高举民族精神的旗帜,吹着团结奋进的号角,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懈奋斗的历史。
刘兰芳(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曲艺家):我们党在8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一直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党一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因为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一,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完整。第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第三,它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就是培养“四有”新人,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重要的人的条件。第四,它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