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洪水”过后,诺亚的后代子孙们来到示拿平原,开始在这里兴建一座城市和一座计划高抵天庭的通天之塔。上帝一见甚为不安,说道:这些人都是同一种族,操同一种语言,他们现在做的不过是个开头,将来会无所不能。于是上帝就让人类分别改讲各种不同的陌生语言,使其彼此无法沟通,并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
上帝只知道语言不同可以使人们彼此隔绝,殊不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自有办法与操不同语言的同类交流沟通。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从“地理大发现”到人类登上月球,外语(非母语语言)一向是人类相互汲取精神营养和文化科技财富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也是捍卫各自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的利器。80多年前,一位名叫陈望道的中国青年,把一本用德语写成、名字叫《共产党宣言》的小书翻译成中文出版,结果改变了历史进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可见思想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而思想要靠语言来承载。
在中国,就有这样一所大学,她开设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31种语言;她拥有一支引为骄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专家学者们多年来对外国语言文学、国情文化的研究、译介,使我国的文化园地更加异彩纷呈;她编写、出版了31种语言的几百种教材和工具书,为推动我国的外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培养了6万多名外语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球,架起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座座金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享有“外交官的摇篮”的美誉,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她,就是被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外语院校的排头兵”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宝塔山苍苍,延河水泱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3月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
1940年10月,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和我军部队建设的需要,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成立俄文队。1941年3月,俄文队正式成立,队址在延安东关黑龙沟。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自己培养外语人才的肇始,中国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外语院校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诞生。
1941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抗大三分校改为延安军事学院,由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一、二队组成俄文科,属于学院下设的特科队。1942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单独建校,改为军委俄文学校,归军委第四局领导。第二年10月,学校迁至延安清凉山北麓丁泉砭。
1944年6月,俄文学校增设英文系,改名为外国语学校,归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对外国语学校的建设十分关心,亲自为英文系安排干部,聘请教师。在外国语学校开学典礼上,周恩来作了重要讲话。他以政治家、外交家的眼光和胸怀,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形势,指出抗战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需要很多从事外交工作的人才。同年9月,周恩来再次来校作报告,又一次指出,为迎接抗战胜利,必须加强外交人才的培养。他提出,新中国要有自己的独立外交,完全独立自主,不卑不亢,具有崭新的风格和伟大的气魄。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要挺起腰杆面对世界讲话。他强调外国语学校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而且要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周恩来的讲话高屋建瓴,不但为学校后来几十年的办学道路指出了基本方向,也为新中国的外交制定了基本方针。
学校创立初期,正值革命战争的艰苦时期。师生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边学习,边战斗,边劳动。没有教室就在露天或挤在窑洞里上课;没有课桌,就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书写;没有钢笔,就用高粱秆蘸墨水代替;没有教材,教师就自己编,能油印的就印发,不能油印的就由教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俄文文法》、《时事评述》、《军事文选》、《俄文会话读本》、《英文课本》、《英文会话》等一本本粗糙而独特的教材就这样编印出来。1944年,延安军民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外语学校的女学员留在学校纺线、织毛衣,男学员分别开赴南泥湾的金盆湾、杜甫川的张家坪开荒种地。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和学习、生活条件,砥砺着师生们的精神,磨练了师生们的意志,也为学校后来几十年的办学历程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于同年9月分批离开延安,前往各解放区迎接新的任务。其中一部分师生来到晋察冀首府张家口,加入成仿吾领导的华北联合大学,并于1946年1月,组成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外文系。同年6月,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外国语学院,设英语系和俄语系。1946年9月,在国民党军队进攻张家口前夕,外国语学院随华北联大撤离张家口,先后转移到山西广灵县和冀中束鹿县。1948年5月,学校迁至河北正定县。同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外事学校,由中央外事组领导,华北联大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转入外事学校。同年9月,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改称华北大学,并成立华北大学二部外文系。1949年初,外事学校和华北大学二部先后进驻北平,同年6月,华北联大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改名外国语学校,仍隶属中共外事组领导。1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外国语学校隶属外交部领导。从1941年的抗大三分校到1949年的外国语学校,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培养了一批极为宝贵的军事翻译人才和外事人才,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积蓄了一批骨干力量。至此,这所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外国语学校,终于结束了辗转迁徙、艰苦创业的艰辛历程,迎来了与共和国共同前进的历史新时期。
从1949年起,学校迅速走上了新的发展的道路。学校开始在全国主要城市招生,后来蜚声我国学术界的著名学者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吴景荣等也陆续入校任教。当时在校的外籍教师有柯鲁克、伊莎白、葛兰恒、史克、安德斯、米申等。其中柯鲁克和伊莎白夫妇后来为这所学校几乎奉献了一生的心血。1954年8月,经高教部呈请国务院批准,外国语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2月,北京外国语学院与1949年建校的北京俄语学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的长期发展历程中,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爱护乃至直接指导:周恩来总理不但亲自关心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领导人选,而且还直接过问、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陈毅副总理曾几次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作重要讲话;1991年9月,在庆祝北京外国语学院建校5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学院题词:“发扬和继承延安精神,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培养高级外语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创建之初,只教授俄、英两种语言,现在学校开设31种外国语言,其中15种语言是国内唯一的本科专业学科点,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具有文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四大学科门类的学位授予权。1959年,学校第一次招收英语副博士研究生3名,今天,学校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8个博士点,涵盖31种外语和中国语言文学,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第一家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两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东欧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当年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学员们在窑洞里学习,露天上课,现在,学校的电教中心拥有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和视听教室50多个,并配有录像制作演播、卫星接收传送等电教设备;校园计算机网络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最迅捷的手段;图书馆藏有30多种语言的书籍文献近80万册。当年,延安外国语学校的教师们在煤油灯下手抄油印,编写教材,现在,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已出版30多种语言的各类外语图书5000余种,其中有200多种获得国际或国内的优秀图书奖,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
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成为我国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国别研究、外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之一。学校设有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等专门学术机构。其中的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是“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第一家、同时也是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外语教育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共同创建的教学与研究中心。此外,学校还设有美国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魁北克研究中心、独联体研究室、葡萄牙语研究中心、马来语教学中心、韩国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俄语中心等系级研究单位,充分体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优势与特色。学校还主办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中国俄语教学》、《国际汉学》等高水平学术刊物,为国内外学者提供发表成果的学术园地。
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同时正向着国际化大学迈进。自1994年以来,学校共从60多个国家或地区聘请外籍教师2600多人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与国外、境外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建立了交流或合作关系。80年代以来,学校以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吸引了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团、友好团体、知名学者教授来校参观考察,其中仅高级政府代表团就有50多个。此外,一些国家的元首和政要也曾先后来校参观、访问,如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德国总理科尔、瑞典首相佩尔松、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斯、叙利亚副总统莫沙拉克和哈达姆、西班牙王储格雷西亚等。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校之一,学校近年来加快了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步伐,到目前已招收来自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9700名。同时。来校留学生的生源水平不断提高,例如目前正在执行的北外与欧盟的长期合作项目——欧盟青年经理培训班,学员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大都是来自奔驰、西门子、阿尔卡特、米其林等欧洲著名公司的青年企业家。
60年来,北外培养了6万余名学生。他们没有辜负父兄的嘱托、母校的培养、师长的教诲,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年建校之初,学员是来自革命军队中的军人、根据地机关院校中的优秀青年干部,以及党的地下组织从一些城市的院校中选拔的政治上可靠、有一定外语基础的进步学生。通过在艰苦条件下的勤奋学习与磨练,他们后来大都成为新中国外交事业最早的骨干力量。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和人民一声召唤,当时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便挺身而出,踊跃报名参军,英文部三年级中男学生几乎全部赴朝参战。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一批批学生走上战斗的前线,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在炮火连天中忠于职守、以身殉职的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也都是北外的毕业生。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这所我党亲手创办的学校的革命传统和学生的优秀素质。几十年来,北外的毕业生一向以政治素质好、外语基本功过硬、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他们分布在外交、新闻、文教、经贸、金融、科研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统计,新华社国际部三分之二的主任记者和驻外首席记者是北外的毕业生。现在,联合国总部及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笔译、同声传译人员中,凡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无一例外都是北外校友。几十年来,北外对我国外交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更为世人所称道: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外交部工作的北外校友,先后出任大使的有230多人,任参赞和司局级以上职务干部的有400多人;自1985年我国外交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历任7位新闻发言人也全部是北外毕业生。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折冲樽俎,驰骋在国际外交舞台。正如人们所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会看到北外人的身影。中国的外语教育,如果从清末清政府办“同文馆”算起,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期间各类学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中不乏出类拔萃者,但如北外这样,以一所学校而为国家培养出众多高级外交人才,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队伍,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最高水平的外语师资队伍,同时也是一支敬业爱业、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默默耕耘,学校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办学成就。是他们在书写着北外的历史。几十年来,一门门外语专业的设置,一部部教材的编写,一批批莘莘学子满怀信心走出北外校门,去报效祖国,去实现理想,这其中无不浸透着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几十年,几万名学生,就是这样一个个教出来。曾有多少外国人赞叹北外毕业生那一口流利纯正的外语,他们甚至不相信北外学生能够不出国门而达到如此水平。殊不知,除了学生们的天资与勤奋,教师们曾倾注了多少心血,洒下了多少汗水!很多同行曾向北外的教师学习、请教教学方法,甚至以为会有什么秘不示人的“秘密武器”,殊不知,除了优秀的专业素质外,北外老师们真正的“秘密武器”,就是爱这所学校,爱这份工作,爱自己的学生,在教书育人上全身心的投入,满腔热忱,无怨无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运用外语的能力而言,北外教师中的任何一位,在任何其他行业中都属于一流水平;就综合素质而言,他们在其他任何人群中也都会是佼佼者。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校园外的世界精彩纷呈,高级外语人才更是许多外资机构争相延揽的目标。但北外的校园中却依然是波澜不惊,教师们安于寂寞,甘于辛劳,老一辈们为这份事业付出一生中几乎全部最宝贵的时光,年轻一代则正在奉献着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由于具有中国知识分子这种安贫乐道的传统操守,具有对事业的执着,对学校、对学生的热爱,教师们在北外这片土壤上默默耕耘,乐在其中,真可谓“一片冰心在玉壶”。几十年来,几代教师,这种爱校敬业的优良传统与风气薪火相传,成为北外办学历程中最为珍贵的精神资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队伍,也是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建校几十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学校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国别与地区研究、外国历史文化研究、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为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也使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仅举数端:我国著名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分体文学(如英国诗歌、英国散文)及比较文学的研究,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周珏良先生对英语戏剧文学的研究,以及纳忠先生对阿拉伯历史文化的研究,都达到了该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他们也成为各自领域中的翘楚。目前,一批造诣精深、蜚声学界的老一辈学术带头人仍活跃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第一线;一大批功底扎实、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继承和发扬北外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正在迅速成长起来,同时也在不断开拓着新的研究领域。自80年代以来,北外的学者教师共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国家科研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各类奖励100多项。由于北外教师在外国语言文学及文化的教学、研究以及译介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有关国家的政府或其他组织机构对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些学者给予了表彰或奖励,其中易丽君、程继忠先后荣获“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功勋奖章”、“波兰共和国文化功勋奖章”和“波兰共和国十字骑士勋章”,陈远志荣获“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功勋奖章”,杨燕杰荣获“保加利亚一级马达拉骑士勋章”和“基里尔奖章”,刘知白荣获“保加利亚一级马达拉骑士勋章”,冯志臣荣获“埃米内斯库诞辰150周年荣誉证书”,王福祥、李莎分别荣获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颁发的“普希金奖”,胡文仲荣获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奖”,董燕生荣获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勋章”,沈大力先后荣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和“法国竟业金红十字勋章”。
在本科专业设置上,当年学校成立之初,只有俄、英两个语种。1950年,学校增设德语和法语专业。195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学校增设西班牙语专业。到1962年初,北外的外语专业已增加到18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建设发展十分关心,1962年3月,周恩来总理批准了外交部《关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专业设置计划的报告》,指示北外的办学要向“多语种、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从1962年到1994年,学校的外语专业增加到31个,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已开始筹建芬兰语教研室。期间并于1992年增设汉语语言文化专业,招收攻读学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北外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设两年制、三年制研究生和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外成为我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目前,学校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1种外国语言),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1种外国语言和汉语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已从单一的语言文学发展到包括语言、文学、外国社会与文化、对象国国情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等40余个专业方向。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秀的传统和学风以及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青年教师来校攻读学位或进修业务,甚至一些在其他外语院校(系)担任副校长、院长、教授,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也来到北外攻读博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为国内其他院校培养外语师资骨干的工作母机。
1979年,联合国提出由我国为联合国培训汉外、外汉口、笔译工作人员,国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北外。同年,学校成立了学制2年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招收全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1984年,训练班改为联合国译员训练部,独立建制,这是联合国继莫斯科、内罗毕之后在世界上开设的第三个译员培训基地。从此之后,从中国大陆派往纽约、巴黎、日内瓦等地联合国机构担任笔译和同声传译的人员全部出自北外。高水平的培训和高质量的毕业生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官员的高度赞扬,联合国还曾专门组织俄罗斯与肯尼亚的有关官员来北外学习考察。1994年,学校在原联合国译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高级翻译学院,为国家各大部委培养出了为数可观的一批高级翻译人才。
北外建校初期,党和国家给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门外语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学校开始加快学科建设步伐,逐步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将改革发展步步推向深入。1984年,学校制定了1984—1990年的初步发展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199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高质量、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世界一流的外国语大学,成为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的中心。1985年,学校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即在有条件的专业,在高年级阶段用外语开设专业倾向课。这一方案首先在英语专业试行,开设了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对象国研究、国际新闻、国际金融和对外文化交流等7类专业倾向课,北外开始走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改革之路。
1994年10月,李岚清副总理来北外视察,并在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北外主要是培养外交、外贸人才,不能只靠外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基础研究不能丢,但外语教学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更加坚定了北外人的改革信念与决心。1996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建设规划》中,学校提出,在未来15年内,要将北外这所以教授外国语言为主的单科型大学,“建设成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外语专门人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外国语大学。届时,学校将建立起外语与外交、国际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等学科相复合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成为全国外语教学、科研、进修、信息和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外的改革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上一个台阶:为扩大成人外语教育的规模,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为加强本科留学生的教学,1992年成立国际交流学院;为了适应国家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1994年组建高级翻译学院;为了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1998年将中文学院与国际交流学院合并为新的国际交流学院。1998年,教育部批准北外增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属经济学门类)、外交学(属法学门类)两个专业。1999年学校建立外交学系,2000年建立网络教育学院,2001年组建国际商学院。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相互配套的教育体系,具有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的学位授予权,初步实现了由单科型大学向多科型外国语大学的转变。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时代进入了21世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历史也将翻开新的一页。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北外今日的辉煌。但历史只能证明过去。正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乃芳教授所言:“‘十五’期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外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及高校之间、学科之间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学校全体教职工必须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既实事求是,又具有充分前瞻性与开拓性的发展战略及具体规划,以使北京外国语大学这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学校在新世纪之初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60年的时光,于人而言,如果是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已是垂垂老矣。但60周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这所在抗日战争的血与火中诞生、伴随着共和国一道成长的学校,却依然如同一位风华正茂、体魄更为健硕。她将永远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在新的世纪里创造新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