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承延安精神 再创世纪辉煌

2001-09-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我有话说


6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诞生于延安!6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俄文队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重点大学。60年间,七万学子走出校园,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到咤叱风云的外交家,从共和国的栋梁之才到驰骋语言之海的翻译名师,无不闪烁着黑大学子的风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黑大人将以何等气魄迎对,9月18日,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该校党委书记许师东教授和校长衣俊卿教授。谈起上述话题,两位学者兴致盎然:

“十五期间,我们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实现学校的现代化,使黑龙江大学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显著,优势特色突出的开放式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步入全国同类大学的先进行列,成为省属名牌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有了,怎么去实现?许师东书记和衣俊卿校长说:“我们将重点在素质教育上下功夫。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开展教学评估和构筑人才培养的三级基础平台的同时,搞了‘五个工程’即读书求知工程,创新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外语分级教学工程,两课教学532工程。同时,以完善和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为基本平台,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我们正在实施的博士工程等都是围绕着积极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学化工技术等科研领域,以及应用经济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等,直接为黑龙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在谈到办学理念时,两位学者告诉记者:“坚持社会轴心观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我们将依据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推进科研工作与校办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社会为轴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以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融入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使黑龙江大学真正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培植基地,让黑大成为高新技术软件产业孵化器。”

学校不只是学生短暂的人生驿站,它还应当成为人的灵魂的依托和精神的家园。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办学方针。现在已是多元化的社会,这就需要不同规格、多种层次的人才。而不同规格、多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又呼唤多元化的教育体制,随着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的过渡,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只有扎根于社会需要,才会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和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只要坚持了这个办学方向,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