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

2001-10-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记者: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一论断?

欧阳淞: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一方面,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所赖以依存的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创业人员还是从业人员,不管是厂长经理还是技术人员,也不管是私营企业主还是个体“老板”,作为其活动载体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已被党的十五大所明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他们归入“建设者”的行列,在政策上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另一方面,今天的私营企业已完全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企业。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有许多本来就是劳动者,他们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并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记者:江泽民总书记对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明确提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您认为,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哪些重要意义?

欧阳淞:首先,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我们党早就把知识分子当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科学技术越发展,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就会越扩大。个体私营经济领域规模大、人数多、发展快,党组织及时地占领这一阵地,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也会壮大党的队伍。同时,通过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共产党员去教育和影响身边的群众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其他人员,团结和带领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工作,党的群众基础必将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其次,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调动各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任务,执政党就必须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整合在一起。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对他们政治上追求进步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在政治上的信任,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那么,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会不会改变我们党的性质?

欧阳淞: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第一,党员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性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否先进,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点上,我们党是没有问题的。第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我们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第三,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是敞开大门,谁都可以进的,而是有四个方面的条件,在要求和程序上还会更严格一些。第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后,还要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把他们锻炼成为真正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有了这几点,就可以保证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记者:您的分析很有道理。具体开展这项工作,您认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欧阳淞: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既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去做,又不能一哄而起,不能降格以求,在具体操作上要稳妥。

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当前,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人员要求入党,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我们应当欢迎、支持和鼓励。第二,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第三,要始终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四,要正确处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与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关系,始终把发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我们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