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4500多人组成的北约部队在马其顿执行收缴阿族武器的“收获”行动已告结束,正在马其顿进行短暂访问的北约秘书长罗伯逊9月25日宣称,北约“收获”行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罗伯逊也表示,西方国家担心北约撤走后,马其顿还会爆发新的冲突,因此有必要为马作出新的安全安排。南《新闻晚报》日前以“长筒靴灌满石油”为题披露了石油巨头染指巴尔干危机的内幕。
最近几年,里海石油被世界各大媒体炒得火热,成了响当当的“黑金之海”,并赢得了“第二波斯湾”美誉。据估计,里海蕴藏的石油有1500亿—2000亿桶,天然气为7.9万亿立方米,价值4万亿美元,将成为21世纪能源开发的首选地区。
面对如此巨大的商业及战略利益,拥有天时、“人和”的美国与占据地利的俄罗斯当然不会等闲视之。里海丰富的石油如何外运,实质上也是由谁来控制油气阀门的问题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欧洲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大户,而且在地理上距里海较近,是油气管线的重要走向之一。本来,运往欧洲的里海石油管道从俄境铺设是最经济的。但这将使俄完全控制里海石油的出口权。让俄罗斯掌控油气阀门,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
正处于欧洲和亚洲连接部分的土耳其,迫切希望未来的油气管道从自己境内通过。因为这对于能源极度短缺的土耳其来说,不仅意味着得到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基地,而且可从中获得可观的过境收入。土耳其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美国的鼎力支持,并开始酝酿西线管道方案,即阿塞拜疆的巴库—土耳其的杰伊汉管线。今年3月1日,土耳其、美国等5国代表签署了一项关于石油运输方案的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一方案,将在哈萨克斯坦里海港口城市阿克套、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和土耳其城市杰伊汉之间铺设一条石油运输管道,这被称为未来里海石油最主要的出口运输通道。
为了彻底“打垮”俄罗斯,土耳其和美国双管齐下。土耳其政府宣布,从1994年7月1日起,限制大型油轮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以确保减少污染和海上交通安全,这就意味着俄不能再使用大型油轮经该海峡将石油运往国际市场。
就在这一背景下,巴尔干地区作为重要的“石油战略地位”凸显,俄美里海石油争夺战在这里悄然展开。
俄国人和美国人围绕石油管道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大约10年时间。起初,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很见效的武器:车臣、达吉斯坦、北奥塞梯和纳卡的“伊斯兰战士”。分析家推测,即使这些人并未完全被西方控制,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受西方情报机构的影响。而最新的“巴尔干战役”则是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限航”后开始浮出水面的。为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巴库—新罗西斯克的输油管线,摆脱大型油轮无法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困境,俄罗斯果断出击,“迂回”巴尔干,与希腊、保加利亚正式签署了铺设绕过土耳其的里海石油管道的协议,从而部分实现了把“战火”转移到对手后方的战略目标。
把里海石油运出的最短管道为:从阿塞拜疆开始,经过俄罗斯(或格鲁吉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最终到达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1999年6月2日,即“科索沃战争”结束10天,俄、保、希三国达成协议,修建一条从黑海沿岸经保、希两国至地中海沿岸的石油管道。第一步是从保加利亚布尔加斯到希腊亚历山大波利斯的285公里长的管道建设;下一步是修建一个支线,从布尔加斯经过马其顿,最终抵达濒临亚得里亚海的阿尔巴尼亚港口城市都拉斯。据透露,其建设费用为11亿美元。这一输油管道建成后,其通过能力将每天达到75万桶,这一地区国家每月将有6亿“石油美元”的进账。
此间观察家指出,虽然希、保两国一个是北约成员国,另一个是北约候选国,但亲俄派在这两个国家政坛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希腊为遏制土耳其近几年颇有建树的外交势头,近年来积极修好俄罗斯;保加利亚虽然与美国维持了“非同寻常的友好关系”,但俄罗斯也通过无偿提供坦克、能源等,赢得了保加利亚人的欢心。舆论认为,这是俄罗斯能抄了美国后路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与美国这场巴尔干“石油战争”中,俄国人成功地依托了他们设在普里什蒂纳“斯拉基那”机场的军事基地。1999年6月11日,俄罗斯军队向这里派驻了装备最现代化武器的精锐伞兵部队。与此同时,俄罗斯在科索沃靠近马其顿的普里兹伦拥有了一处军事基地。这样,俄罗斯在巴尔干拥有了“第五”处落脚点,并成功地在“东方走廊”打入了楔子,轻而易举地保证了俄罗斯石油商们从马其顿到阿尔巴尼亚“生命线”的安全。
一般而言,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对于“里海石油管道战”都讳莫如深。不过据俄媒体透露,普京总统曾亲自给负责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打电话,要求其中断由美国“哈里波顿”公司提供后勤保障船的合同。由此可以看出,俄美两国能源主导权的争夺已经提高到最高领导层。
美国石油资源仅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约2%,现在使用的石油大约一半靠进口,到2010年,大概将有70%的石油依赖进口。据一些石油专家估计,在中东局势有可能长期动荡以及未来50年间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将陷于枯竭的情况下,稳定的里海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想的能源基地。此外,美国政府清楚,只要控制了里海石油管线,既可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又能左右阿富汗及整个西亚地区的局势。
专家指出,犹如当年俄罗斯征服远东和西伯利亚一样,在凶悍的哥萨克骑兵后面是追逐商业利益的皮毛商,伴随着美国大兵的“介入”,全球最大的石油开发商“哈里波顿”公司等也接踵而至。
一方面,美国期望劝说保、希两国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即使无法成功,退而求其次让俄罗斯接受通过保、马和阿的管线计划,原因不难理解:过去十年中美国已在巴尔干建成了“密度最大”的军事基地群,并在科索沃拥有了其在欧洲最大的军事基地“邦德斯基尔”。一般情况下,每吨每百公里石油运费介于0.8和1.2美元之间。如果按照里海输油管道每天达75万桶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其收益显然不可估量。不过,在当今美国主导全球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管道通过国在收缴过境费上并没有多少说话余地。像“哈里波顿”等大石油商将决定石油运输费数额。
“哈里波顿”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开发公司,其前任董事和首席执行官是现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切尼在去年8月离开“哈里波顿”公司,加入了布什的竞选阵营。作为补偿,今年4月2日,切尼还从原雇主手中得到了200多万美元的补偿金。目前,切尼副总统正亲自挂帅,率领一个能源小组研究能源问题,并向政府提交了他们的建议。美国一些媒体指出,由于像“哈里波顿”公司一样的许多商界人士参与了该小组的活动,新政府能源政策明显向石油巨头倾斜,政府的决策受其“影响”。
另一方面,美国挑起、至少是利用了马其顿国内的安全危机,保证对经过马其顿的输油管线的控制。此间舆论指出,就在布什政府上台后的今年初,马其顿阿族“民族解放军”开始发难,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惊人的巧合。为了安抚马其顿这个小小的“巴尔干兄弟”,俄罗斯早就通过供应给它便宜的石油来表达“友情”。虽然1998年上台的格奥尔吉耶夫斯基政府奉行亲美政策,当仍旧没有达到阿尔巴尼亚那样的程度。如布热津斯基所说:“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为前东欧集团中同美国建立最佳军事关系的国家。”据《新闻晚报》透露,在美国“军事计划研究所”的帮助下,“民族解放军”活动愈来愈频繁,而该研究所并不掩饰自己的“半官方”性质。在该所网页上公开注明,“本研究所将以最优惠的价格,最优质地服务于美国以及外国政府和私人机构”。
今年6月,“民解”曾经逼近库马诺沃的利波科夫边境地区,并一度占领了靠近美国“哈里波顿”公司一个营地的阿拉奇诺沃村。“民解”的这一行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警觉,并迅速派出“3—502”伞兵团,会同“军计所”的17名专家,“劝说”阿族武装撤离该村。25日下午,300名“民解”的武装分子和200名阿拉奇诺沃村的村民,分乘15辆大客车,由国际维和部队和欧盟及美国观察员护送撤离。
不过,对于美国长驻马其顿的战略企图,马方已开始警觉。特拉伊科夫斯基总统本月8日说,北约多国部队在马其顿完成收缴阿族“民族解放军”武器的任务后应当离开,“要马其顿成为另一个科索沃或另一个波黑,或成为另一个托管国,这既不符合北约的利益,也不符合马其顿的利益”。
但是,一个处处有求于美国的巴尔干小国,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专家普遍表示悲观。本来,由于这一地区特有的民族、宗教、疆界的复杂性,以及各民族“缺乏宽容性”,巴尔干“火药桶”就随时会被引燃,现在又有了石油美元这一新“利益点”,该地区民族的命运更加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