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芝在外科做了4年护士,每天面对痛苦、呻吟,许多症状也就见怪不怪了。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位女病人,术后排不出尿,打铃叫护士。我进屋对病人说:“这是一种常见现象,听听流水声,一会就尿出来了。”这句话在我的护士生涯中不知重复过多少遍了。可是过了5分钟,患者憋得受不了,要求导尿。我说:“不行,病人一般是能够克服体位改变自行排尿的。”病人听后急了,甩出一句:“真差劲!”这样的责怪多了,也懒得与病人“理论”。这时一位实习护士打了一盆水制造流水声,又轻轻按摩病人腹部并耐心地说:“插尿管会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刺激膀胱,你别紧张,一定会成功。”一会儿,病人的难题解决了。我顿时满面通红。想当年走上护士岗位时,我也很有同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像当初那么有耐心了。这都是因为“见怪不怪”的冷漠圈困绕着我们。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第一天上岗时的激情,那么,服务质量就提高了,病人的埋怨就少了,我们的委屈也就随着小了。
张英在急诊室工作了10年,有说不清的酸甜苦辣。比起住院病人,急诊病人脾气急,说话硬,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发号施令。病人感激时把你捧为天使,生气时把你骂成恶魔。前两天来了一位车祸患者,家属一进门就大喊:“快点做手术!”由于患者骨折后引起应激性胃动脉破裂,必须先做介入治疗止血,我们就把病人推向导管室。家属一看没去手术室就急了,拦住推车大吵大闹,还冲我挥拳头。当时我根本没时间解释,但我却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当个“灭火队员”,我用最简洁最诚恳的语言告诉家属:先要救命,再做骨折手术。家属终于听从了劝导。
当病人或家属带着火气来看急诊时,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在冲突面前“灭火”,以柔克刚。这里面不存在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存在怎样利于患者治疗,利于抢救的问题。在这个大前提下,自己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又算得了什么?
赵芸不懂卫生常识,也是造成病人向护士发脾气的原因之一。我在内科,一上班就“马不停蹄”。早上先准备30多份液体,推着治疗车从病房东头一直扎到西头。有时候最后一个病人还没扎上针,第一个病人的液体就输完、要求拔针了。越忙越出岔。一次看见红灯,我匆忙进病房,一看就急了,不仅吊瓶的液体已经流空,输液管的上半段也全是空气。这多么危险呀!吊第二瓶药水还要重新更换输液管,真是麻烦。我喊道:“怎么不早叫护士?”陪人“反咬一口”说:“谁知道什么时候叫呀?”一句话把我噎住了。
换位思考一下,患者和家属同我们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早日康复,他们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指点。这就需要增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多向他们讲解一些卫生常识,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在陪护中不知所措。我们每次给家属上卫生课时,他们听得都很认真,用心做笔记,还提出许多问题,如:“术后发烧是否正常?”“液体流到什么时候叫护士?”“怎样协助病人翻身?”等等。课堂上有讲、有问、有答、有考,医患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
李英辉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问题的关键是生活中无论你如何沮丧,如何烦恼,如何伤心,你都不应该把这种心情带进病房。面对病人,我们自己首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从客观上也保护了自己少受委屈。记得孩子发烧在家,我在上班时,心里总惦记着孩子,心情特别急躁,眉头总皱着。巡视传染科病房,看到哪一个病人都比自己孩子的病情重,心中顿时有所感触。他们才真正需要我们照顾呵护,需要我们献出优质服务,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给病人一张笑脸呢?想到这里,自己笑了,一是笑自己太自私,二是笑给病人,暗暗请求他们原谅。可以说,微笑服务是一剂良药,它能减轻一份痛苦,增加一种交流,美化一片环境。
梁瑛琳我是骨科护士长,今年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关于委屈的话题,我觉得,要想让患者理解、尊重你,你首先必须理解、尊重患者。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去年冬天,下着大雪,民警送来一位冻烂双脚的盲人。我打来温水为他洗脚,他的袜子和伤口粘在一起,流着浓血。我一点一点帮助他洗净,上好药。这件事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你尽心去做了,就会得到患者的尊重。护患之间的情感非常奇妙。我们给病人一张笑脸,一丝温柔,一种奉献和牺牲,病人回赠你一种信赖,一种贴心,一种感谢和真诚。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满足,得到愉悦,双方即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我们科的卧床病人6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任务很重。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连续5年没有发生护患纠纷,被医院评为优秀护理集体。
我们选择了护士,就选择了委屈。不论生活中有多少烦恼,走进病房,就要把微笑写在脸上,把眼泪流在心里。我们要长年值夜班,难得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难得在节假日同家人团聚。即使这样,还可能被人误解,甚至受到辱骂。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召开的一次护士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