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项目意义到底有多大

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1-10-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光荣 潘剑凯 通讯员 贺晓梅 我有话说

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占整个人类基因组约1%的工作任务,人们通常把该项任务简称为“1%项目”。1%项目意义到底有多大?近一段时间来,不时有人提出质疑。

有人说,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1%的测序任务不过是技术活,买来一堆测序仪,搭建一个技术平台,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人说,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已有规定人类基因组信息资源共享。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研经费相对紧张,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

面对大家的疑虑,在不久前召开的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上,许多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此做了认真的解释。

1%项目含金量不小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高度评价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他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即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要破译遗传密码,从而揭示所有的生命奥秘。一旦破译了这部“生命天书”,就可以了解人类所有生命活动,包括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遗传学基础。这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的开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陈竺院士坦言,仅从基因测序本身来讲,1%项目的确包含了很多技术成分。但是,大家知道,我们的1%项目不光要把序列测出来,而且还要弄懂1%里所包含的基因和基因功能的信息,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这就是科学的内容了。当然,在测序过程中也涉及到很多科学内容。1%项目不仅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技术平台,也在整体上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创新能力,特别是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创新能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不是“打肿脸充胖子”,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部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王宇副主任说,人类基因组计划虽然承诺信息资源共享,但共享的都是最基本的生命信息。另一些具有应用前景或今后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重大产业的基因信息是不可能分享的。我们只有积极地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培养自己的基因组研究队伍,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基础技术研究平台,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积极参与研究,不抢占一些“地盘”,那么,我国今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就非常小,那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悲的。

万里长征第一步

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宣布,我国已提前两年率先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据悉,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在2003年4月以前完成所有测序任务,绘制出完成图。“生命天书”即将写就,是否人类揭开自身奥秘的时间也不远了?回答是否定的。众多专家指出,探索生命的奥秘才刚开始,人类读懂“生命天书”尚需时日。

陈竺院士说,测出人类基因组序列,读出生命天书,只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第一步,而读懂这部天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现在起,我们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基因组功能研究,使枯燥的DNA的语言和药物开发、基因治疗等结合在一起。

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军教授说,我国的1%项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生命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对大量复杂的生命信息进行分析,对各种复杂的生命现象做出解释。可想而知,这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接下来,我们立即着手要做的是,弄清哪些基因跟人类的发病有关。仅此项工作预计需要10年的时间,然后可能还得花大约20年的时间采取相应的预防、诊断、风险预测等措施的研究,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开发等。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路还很长。

中国生命科学任重道远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非常薄弱。例如,有统计表明,中国生产的西药97%属于仿制,而中药只占到国际中药市场的3%。入世在即,我国的生物制药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于军教授对此感触很深。他说,现在我们的生物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目前,生物产业界急功近利思想非常严重,不重视基础研究投入,只看重下游的药物生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型制药厂还没有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物研发机构。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据陈竺院士介绍,中科院将在年内启动药物创新体系,加快新药的研发步伐,要找到适合中华民族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使中国人看病吃药能够“量体裁衣”。陈竺院士还透露,863计划的专家们也正在酝酿今后5年我国新药发展的整体计划,确定研发重点,扶持创新药物的开发。中科院的药物创新体系也是国家药物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