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钢结构建筑扮亮我们的城市

总裁论坛
2001-10-22 来源:光明日报 马鞍山钢铁公司副总经理 高海建 我有话说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从最初的取之自然的山洞到简易茅棚,从砖瓦平房、钢筋混凝土楼房到钢结构摩天大楼,再到乡村别墅,人类居住环境经历了从维持生存的低水平到追求生活享受的高水平发展过程。

摩天大楼,代表了工业文明时期的建筑水平,这一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是钢,而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材料是H型钢。在国际上,热轧H型钢已有近百年生产历史,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H型钢得到广泛应用,年产量约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4%左右。而我国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由马钢引进第一条生产线生产热轧H型钢,而且,直到现在,马钢也还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热轧H型钢的企业。

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建筑用材料从最初的石、木发展到砖、瓦,再到近代的水泥、钢材,经历了一个过程,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感觉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大,构件尺寸大,制约着建筑高度的发展,直到钢结构建筑的出现,才使得人们建造摩天大楼的愿望得以实现。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的对比中,人们更认识到钢材料可回收利用的可贵处。

今天,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生发出多元化的要求,甚至希望有一天建筑像“搭积木”似的随心所欲。H型钢在今天的建筑中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在那些建筑结构奇异、外观壮丽气派的现代建筑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我国近几年在各大中城市中,钢结构建筑逐渐增多,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澳门回归馆、厦门会展中心等建筑中,都采用了马钢生产的H型热轧钢,产品还出口到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但相对于国外,我国的H型钢的生产和应用都属于刚刚起步,去年,H型钢的产量只有5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0.4%左右。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仍是钢筋混凝土为主,钢结构建筑所占比例很少,特别是由我国设计师设计的钢结构建筑更是屈指可数,这其中除了观念的问题,还有政策因素。采用钢结构设计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制定采用钢结构的技术设计标准,同时还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采用现代新技术的设计人员。

展望新世纪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可以预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小,钢结构在新建工程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未来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建筑的主体将以钢结构为主,而热轧H型钢无疑会是钢结构的筋骨,由H型钢支撑起来的大型场馆、现代化交通设施、屹立于大都市的摩天大楼或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乡间别墅,无时不让我们享受到由新质量所创造出来的新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