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车玉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上午出席了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第二次会议。他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也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李岚清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向前来参加论坛的施罗德总理、德国代表团和其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新世纪之初,中德两国政府、企业界和研究机构聚首论坛,研讨新世纪中德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这对加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岚清说,过去的一个世纪,生产力的发展超过了以往的总和,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进入新世纪,充满活力的高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选择经济发展道路的共识。
他说,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成就的取得,也得益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些关键领域,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高技术产业,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他指出,中国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航天等高技术及其产业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并在实现现有产业的高技术化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在新的世纪,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施罗德说,德中两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双方都将从中受益。他说,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先进交通技术等有战略意义的创新领域,两国可开展广泛合作,他本人也将会大力推动这些合作。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主旨讲话中说,“十五”计划期间,中国政府将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争到200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50%,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5%提高到25%。
德国经济部长维尔纳·米勒在会上也发表了主旨讲话。曾培炎和米勒还就本次会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21世纪要进一步发挥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的积极作用,继续推进双方在TD l 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软件、支线飞机、轨道交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双方代表在这次会议上还签署了TD l 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贵广线直流输变电等近30个合作项目。李岚清和施罗德出席了上述项目的签字仪式。
由中德两国领导人倡议于1995年建立的“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旨在促进中德两国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自成立以来,两国不仅开展了政策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对话,而且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进行了互惠互利的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于今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