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我国铁路不断进行提速运行。列车运行速度已经从平均60公里提高到70多公里。新世纪第一次,也是中国铁路第四次大提速已经展开。中国铁路以提速为动力,极大地改善了我国铁路的运行条件,改善了铁路形象。
提速需要大功率机车的牵引。这些机车如果完全靠引进,不但花费巨大,而且不利于我国机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加快铁路发展,推动我国机车工业进步,五年前,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湖南株洲正式成立。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它已经成为我国变流技术工程化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
变流技术具有改善产品质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我国从事变流技术的开发已有多年,但由于体制不完善、科技与经济脱节等种种原因,技术更新的速度较慢。
为适应我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工程中心加大力度研究以变流技术为核心的交流传动技术。他们积极与各兄弟工厂合作,先后研制出我国首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交流传动地铁工程维护车、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首批投入商业运营的“蓝箭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逐步使我国铁路机车进入现代高科技领域。
尤其是今年9月21日竣工的,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奥星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为实现我国机车由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转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奥星号”机车同日落成的“中原之星号”交流传动城际电动车组,时速达每小时160公里,将在郑州至武汉之间运行,为即将进行的我国第四次铁路大提速提供了现代化的装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行业的现代化。
今天,中华大地上飞奔着3000多台新型电力机车。这些让中国铁路人引以自豪的“中华牌”机车,以强大的动力、崭新的形象牵引着新时代的列车,向着伟大的目标奋进。
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它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为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十几年来,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特别是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计划以及“863”高技术计划支持下,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机器人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中心先后解决了机器人操作机优化设计技术、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技术、机器人作业技术、大型机器人自动化线设计技术、AGV物流成套技术、机器人装配自动化线设计开发技术以及机器人成套周边装备设计开发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18项第一,取得了几十项专利,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汽车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也是机器人的重点应用领域。汽车要实现国产化,首先就要实现大型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几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汽车行业的覆盖件冲压、车体焊装、汽车总装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等几大工序均开发出了相应的机器人产品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向汽车行业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和装备的能力。
“一汽大众30万辆轿车大型覆盖件机器人冲压自动化连线”项目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第一条大型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线,是国家“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它由12台高速上下料机器人、一套自动磁力分层上料系统、5套传输翻转运输设备以及线体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该项目的完成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系统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成本仅为国外价格的三分之一,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该生产线结合我国企业现状,既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也能进行手工操作,为我国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钢,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基础“粮食”。今天,中国的钢总产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了给迅速推进的现代化大业提供充足的食粮,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连铸生产以其节能降耗、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受到冶金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国际连铸技术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到2000年国际主要产钢国家平均连铸比已达到85%,少数工业发达国家连铸比甚至超过95%。我国的钢铁工业生产和连铸技术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六五”末期的1985年我国钢产量为4679万吨,连铸坯产量为601.6万吨,连铸比仅为10.7%。80年代中后期,我国连铸发展还主要依靠大批引进国外不同类型的装备技术。
为了提高我国连铸技术水平,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高效连铸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为依托,实施推进战略。
高效连铸技术是以高拉速为核心,实现铸机高作业率、高产量、高质量的连铸生产系统技术。1995年,在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下,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国内相关科研、设计院所,与冶金企业一起进行了联合攻关开发,形成了系统的国产化高效连铸生产技术,并应用于依托工程铸机的高效化改造,使国产铸机拉速提高30%—50%以上,铸机生产能力提高50%—100%,改造后铸机生产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掀起了一轮连铸机高效化改造的高潮。到1998年为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在国内先后完成了66台铸机的改造,为冶金企业节能降耗、推动全连铸生产实现基建投资和减少备品备件消耗、优化炼钢连铸生产结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冶金企业新创年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连铸生产与技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连铸比增长速度大于钢产量和连铸坯产量增加速度。随后,中国钢铁工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到2000年我国连铸比达到82%,接近世界平均连铸比水平。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紧迫形势,根据“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高技术产业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国家计委将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指导下,重点实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核心的十二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二十大产业化专项,进一步加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设施的建设。
中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