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对全国部分重污染地区和重点流域的调查,超标排污反弹的企业达到10%以上;被关停的污染企业有恢复生产迹象的达30%左右;部分河流今年一季度水质较去年四季度有不同程度恶化……
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工业污染出现大幅反弹,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趋好,国内需求增加,许多“长线”产品价格回升,特别是一些重污染行业(如造纸业、制糖业)的企业市场转暖,因此在没有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重开生产,使污染状况加剧。
专家认为,国内外污染防治经验表明,清洁生产是根治工业污染、从“治”变“防”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经贸委资源司司长赵家荣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近5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长期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尽管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但是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所谓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中,将清洁生产作为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的领域。1994年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也将实施清洁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专家认为,清洁生产首先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环境战略。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清洁生产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选择原料、工艺路线和设备、以及废物利用、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其次,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清洁生产要求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运行成本高、治理难度大,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最大不同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能够调动企业防治工业污染的积极性。
据测算,实行清洁生产后,每个企业平均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20%,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赵司长介绍,我国推行清洁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推行清洁生产还比较缓慢。目前,推行清洁生产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领导对清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重治标、轻治本;已经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清洁生产审核阶段,重点放在无费和低费方案,尚没有与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相结合,清洁生产的效果还不够明显;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尤其是缺少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投融资渠道等等。
遏制工业污染出现的反弹,重在治本。对推行清洁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专家提出:
——将清洁生产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推行清洁生产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推行清洁生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广泛宣传,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清洁生产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清洁生产知识应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将清洁生产上升到法律高度,可大大提高全民清洁生产意识,依法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因此建议应尽快出台清洁生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