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亲历潜艇“脱险”

2001-11-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 萍 樊 平 我有话说

神秘的防救实验大楼

蔚蓝色的玻璃外壳在阳光下折射出眩目的光芒,总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的建筑物宛如一头蓝色巨鲸,悄然卧伏在海军潜艇学院。

几天前,我们从“巨鲸”的脊背处——高高的脱险塔进入,探访了防救实验大楼这个奇异的世界……

一座占地1860平方米的室内潜水游泳池,构成它的巨大“腹腔”;30米高的脱险塔是潜艇艇员水下脱险训练装置,上部是水舱,模拟大海,水柱高30米;下部是调压舱,模拟潜艇指挥室;快漂筒设在水舱与调压舱之间;一段8米长的鱼雷发射管的前盖出口与水舱底部相通。据教官介绍,这个脱险训练基地可以模拟我国潜艇目前所装备的脱险装置的各科目脱险训练。

我国潜艇传统自救方式脱险速率低,危险性大。为提高艇员自救脱险能力,科技人员借鉴先进国家不减压潜水理论,开始技术攻关。1993年,海军医学研究所等完成快速漂浮脱险装置的研制;今年上半年,这个脱险训练基地利用这种快漂装置,成功完成成建制艇员30米快漂脱险的训练近千余人次,安全脱险率为100%。

体验加压舱的滋味

“风吼雪虐”,滴水成冰,气温骤然降到零度以下;艇员咬紧牙关,抚膝而坐,胡子、眉毛上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寒霜。别以为这是潜艇艇员在北国严冬与大自然较量意志,他们足未出户,正在模拟饱和居住舱(卧式潜水加压舱)内进行加压与减压训练。由于舱内气压的骤然变化,导致舱室温度迥异。

我们在现场体验了加压和减压的不同过程。加压开始,耳膜开始疼痛,嘴唇开始发麻;想说话,脑子虽然清楚,可舌头却直打转;加压继续,鼻窦疼了,额部像被紧箍住一样,麻木酸疼……咬牙坚持了一会儿,上述症状消失,这意味着我们的内外压达到了平衡。此时,一系列奇妙的现象发生了:由于加压,空气气体分子紧紧拥抱形成了悬浮物,原来清澈透明的空气渐渐出现浑浊;脚底拖鞋的海绵鞋底越来越薄;我将手中的一张稿纸抛出,它竟然像一条小船,荡荡悠悠地在空气的“海洋”里飘摇……开始减压,空气清澈了,而鞋底也长回原来的“胖”度。

这套模拟饱和潜水系统的工作间是内径2.4米、高度7.5米、注有5米高淡水的模拟潜水钟。通过它可以模拟100米水深的潜水作业训练。自建成以来,这套模拟饱和潜水装置已经为部队完成各种训练达20000人次。受训艇员在潜艇近海作战中大显身手。

什么是损害管制训练楼

目前,海军潜艇学院正在建设潜艇损害管制训练楼。潜艇生存和逃生能力是潜艇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部分,而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实现。但因为难以在实艇上设置失事的复杂情况,也不可能在实艇上进行与水火相关的损管训练,因此造成损管训练内容模式化、训练与实际严重脱节、损管教学脱离科研实际等现象。而潜艇损害管制训练楼的建立,将对潜艇艇员进行完全模拟实艇的潜艇堵漏、封舱、防沉、抗沉、防火、防爆等损管技能训练。据悉,这座投资3000万元的潜艇损害管制训练楼将与防救楼毗邻而建,堪称“姊妹楼”;它们将互相补充,相互辉映,共育“水下尖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