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是寻求先进生产要素。本文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对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是批判的武器。在新社会,劳动者应该成为有产者,劳动者可以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结合。创造价值的劳动包括技术和管理等复杂劳动,在区分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的基础上,应该充分肯定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本文还在分析按劳分配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按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20多年,改革的进程中必然要产生一系列新问题,需要结合新发展阶段的新的实践以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来科学地研究和说明。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劳动价值论本来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用劳动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运行的规律,目标是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研究和运用劳动价值论,则是用以寻求建设新社会的要素和途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条件相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劳动者一无所有,他要同生产资料结合从事劳动就得被资本所有者雇佣。而在新社会,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成为这个社会的建设者。作为建设者就不能再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应该成为有产者,分享建设的成果。问题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没有达到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水平,实际上仍然存在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在这种背景下,确认个人财产,确认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联系劳动的关系,是符合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富裕。富民不仅是增加人民收入,还要增加人民的财产。在此前提下,劳动者就不一定是无产者,也不一定与劳动条件相分离,他可能是以一个资产所有者的身份进入生产过程。这就是“工者有其产”。他的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也可能有资产收入。当然,确认个人财产决不等于每人都有相等的财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可能做到人人都有获取个人财产的平等权利。
个人财产包括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等不动产。这里特别要指出采用股票、企业债券、股权等形式存在的各种资产。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可能出现劳动者同时就是其他要素所有者的状况。劳动者不仅以劳动得到收入,还可能以其持有的股权、以其投入的技术、以其管理才能及不动产获取财产收入。反过来资本所有者也可能通过其管理和技术的投入而投入劳动。
针对长期以来将个人投资者打入异类的传统,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明确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这对以财产增殖为目的的私人投资者是一种鼓励。就建设新社会来说,不仅需要劳动,更需要私人投资。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不仅收入差别得到了承认,财产差别也将得到承认,而且财产收入也应该同劳动收入一样得到承认。
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讲,收入与财产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体制中,不承认个人利益,劳动者没有积极性。改革承认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并且将个人利益同劳动成果和企业利益挂钩,不仅调动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调动了其关心劳动成果和企业利益的积极性。承认个人财产,也就促使劳动者从自己的财产利益上关心整个国民财富的增加。个人财产增值不仅是增加个人财富,也在增加国民财富。这也正是建设新社会所要求的。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一个重要内容是寻求先进的生产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也分析了先进生产要素。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价值创造等同于财富创造,进而又将生产要素局限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被忽视了。由此阻碍了对先进生产要素的探索和利用。对此我们可以在劳动价值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为了科学地认识各种要素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有必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运用抽象法,在纷繁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商品,从商品中抽象出价值,从价值中从抽象出劳动。由此得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当我们顺着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还原为现实时,就有必要将其舍象掉的因素加进来。例如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包括技术、管理等脑力劳动;商品的生产不只是价值的创造,而是包括使用价值在内的财富创造,既然是财富创造,其作用的要素就不仅仅是劳动,还包括资本等非劳动的要素。
关于社会劳动的范围。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社会劳动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之分。生产性劳动即创造价值的劳动,非生产性劳动即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生产性劳动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因此马克思当时将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列入非生产性劳动范围,尽管马克思也认为其中许多劳动是社会必须的。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冲破了这个理论框框,现代社会包括我国在内已经在第三产业的名下将服务业的收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已得到确认。就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来说,在许多人看来,仅仅是指工人的劳动,技术人员的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不在此列。这是违背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将价值源泉归结为直接劳动。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中,管理、技术实际上都参与价值创造。现在的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家也可能通过其管理、技术的投入以及市场的开拓而参与价值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参与了价值创造。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其技术和管理的劳动是复杂劳动的话,其创造的价值可能多倍于直接劳动者的简单劳动。
关于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的区别和联系。劳动价值论区分了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两个方面,但没有将价值创造替代财富创造。社会产品(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财富创造与各种生产要素相关,价值创造只同劳动相关。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不能孤立地进行,它必须同整个财富创造过程结合进行。马克思从财富创造过程中抽象出价值创造过程,目的是要从价值关系和价值创造分析中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而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则要研究财富创造过程。因此,我们在运用劳动价值理论时决不能将从财富创造中抽象出的价值创造过程代替财富创造过程。
关于财富创造的决定性因素。非劳动生产要素没有成为价值创造的要素,但能成为财富创造的要素。财富的创造需要劳动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其中包括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等。马克思引用过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意味着财富的生产需要土地等生产条件。这里特别指出资本在财富创造及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包括劳动力和土地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被资本并入生产过程的。不仅如此,资本还将科学技术并入财富生产过程。就像现在所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要资本的介入,否则,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就价值创造来说,资本也不是一点不起作用的。财富的价值构成是C+V+M。其中V+M是新创造价值,C是转移价值。这个转移价值对价值创造也不是被动的,能能动地起作用。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论关系的分析,就指出了资本、技术等要素会通过影响在一定劳动时间中(创造价值)创造使用价值总量来影响单位产品的价值量。
关于先进生产部门。既然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能否由此得出结论:劳动消耗多的个别劳动,从而劳动密集型部门创造的价值最高,因而这类部门最先进。回答是否定的。根据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个市场实现问题。就是说,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消耗的劳动能否形成价值有个社会(市场)承认的问题,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消耗不被社会承认。当个别企业采用某种新的要素如新的工艺或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它可以使其生产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从而获取超额利润;而当全社会都使用这种新的要素时,则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便形成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密集型部门也是这样,不会因为其劳动密集而创造的价值最高。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不仅会使利润平均化,还会使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部门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先进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量更高的不是劳动密集型部门,而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部门。
劳动价值论不仅分析了劳动生产力的作用,也分析了资本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协作和分工的生产力,管理和技术所产生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的分析中,这些要素生产力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远远高于劳动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就创造价值的劳动来说,先进的生产要素是复杂劳动;就财富创造来说,先进的生产要素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作用在于将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并入(导入)生产过程。资本是不是先进生产要素,就要看并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质量。
劳动价值论自然而然会推导出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当我们明确了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后同样会推导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中按劳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并存的必要性。
在这里需要明确,分配结构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它对生产能起到其他机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效率考虑,分配机制的功能不只是提高劳动效率,还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仅要刺激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投入,还要刺激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所有者的各种要素的投入。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体制上鼓励各个要素的所有者自觉地将要素投入生产力发展过程。显然按要素投入取得报酬就显得非常必要。所谓要素报酬即:按劳动投入、按资本投入、按技术投入、按企业家要素投入取得报酬。
上述要素分配机制的理论阻力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三位一体”公式。针对资本—利息、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这种公式,仔细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在两个方面说明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的区别。首先,在马克思看来,“三位一体”公式的庸俗性在于将资本、劳动、土地都同等地看作是价值源泉。马克思并没有否认,土地所有权、资本和雇佣劳动成为收入的源泉。其次,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不是同一层面问题。分配理论不一定由价值创造理论来说明。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价值创造与劳动相关,分配则与要素所有权相关。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分配过程也就是各个要素所有权的实现。《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分割的分析无疑是肯定了分配中实现要素所有权对提高生产力和增加社会财富所起的积极作用。
实践证明单纯的按劳分配的局限性非常明显:首先,马克思当年设想的按劳分配只是消费品方式,而在现实中的分配是收入分配。收入中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这意味着收入分配超出了消费品分配的范围。为了动员居民储蓄并转化为投资,就需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其次,生产过程是多种生产要素的结合,劳动只是其中的一种要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约束因素是资本、技术、企业家要素供给不足。单靠按劳分配不可能起到动员劳动以外的要素的作用。
总而言之,适应批判旧社会转到建设新社会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也由批判的武器转到建设的武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是凝固不变的教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根据建设新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劳动价值论,仍然可以找到指导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系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