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日前在我国云南禄丰发现生活在距今1.95亿年前的巨颅兽化石,这项发现使这类哺乳动物的历史向前推进了4500万年,达到了侏罗纪早期,从而改写了哺乳动物的早期历史。
专家介绍,最早的哺乳型动物出现在大约2.2亿年前,它在中生代这个“恐龙时代”的进化过程占据了哺乳动物历史的2/3以上。但由于这一时期哺乳动物化石少,因而对哺乳动物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在化石记录中寻找这些哺乳动物早期进化的证据,激励科学家努力拼搏。今年,我国科学家在中生代哺乳动物研究中取得两项重要成果。
一项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巨颅兽的研究,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罗哲西博士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孙艾玲研究员等人共同完成的。巨颅兽因脑袋大而得名。这种新发现的动物是已知中生代最小的哺乳动物。它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具有现生哺乳动物的中耳。现生哺乳动物的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区别爬行动物(只有1块听小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巨颅兽发现之前,中耳具有3块听小骨的哺乳动物只发现于大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岩石中。
另一项成果也是近日发表在《科学》上,涉及哺乳动物中耳的起源及其机制问题。据专家介绍,虽然具有3块听小骨的中耳是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关键特征之一,但关于这样的中耳结构是单一起源还是多次起源的问题却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焦点就在于如何解释在哺乳动物化石的齿骨(下颌骨)内侧普遍存在的一条浅沟的功能。如果认定这条浅沟就是麦氏软骨附着区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哺乳动物中耳是一次起源的假说就得到了支持。相反,这条浅沟不是麦氏软骨附着区,而是齿骨后骨的附着区,则哺乳动物可能是多次起源的。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博士与该所客座研究员、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人,根据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1.3亿年前的哺乳动物爬兽和戈壁兽化石,将依附于下颌骨内侧的浅沟处的骨片鉴定为骨化麦氏软骨,从而首次提供了解决化石哺乳动物下颌内侧浅沟与麦氏软骨关系问题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耳是一次起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