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陕西普通高校招生12.56万人,是1998年的2.6倍,在校生也由1998年的16.3万人增至34.2万人,教育规模3年翻了一番。
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现有办学条件与事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38所公办高校后勤全部处于超负荷运转。陕西是高教大省,又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每年投入高校的基建经费仅2000万元。按传统思路,即使将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全部用于学生宿舍建设,也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要求。出路在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陕西省决定,“十五”期间,省财政在增大大学生公寓建设投入的同时,要求省直各部门和地市政府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从西安市区向南5公里是省正在兴建的郭杜大学园区,园区占地3700亩,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其中学校自筹6亿元、社会投入4亿元、政府拨款2亿元。像这样多方参与、多元投资,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模式已成为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流。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炜告诉记者,陕西省大胆改革,采取积极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动员和吸引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收到显著成效。
西北工业大学旺园大学生公寓小区就是社会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典型。2000年2月,西工大与西安旺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怡和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学生公寓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全资兴建5幢10万平方米高层学生公寓,由西工大租赁使用。今年7月,首期2万平方米公寓楼已交付使用,2400余名学生入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西安联合大学等也直接引入企业投资,有效解决了学校建设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谈起学校车队服务态度的变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张老师感慨很多,“过去用车要提前3天登记,还得给司机陪笑脸。现在要用车,打个电话即可。忙不开时,司机还帮忙去火车站、机场接送客人,陪同客人参观”。市场机制进入陕西高校后勤,人们感受到的是后勤系统服务意识强了,管理成本低了,服务质量高了,消费价格降了。
为了让师生高兴,陕西省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初起,就坚持改革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不动摇。省政府要求高校遵循市场规则和价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同质论价,同价论质,保证质量,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引进市场机制,不仅使师生员工成为竞争的受益者,也使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后勤集团采取学校控股、企业入股、职工参股的企业运作方式,筹集资金近1亿元,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不仅建成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还为学校建设8.1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科研用房,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西北农林科大贷款7000万元,仅200天就建成近5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 陕西省一些高校后勤实体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走出校门承担社会服务项目。目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对外承包和托管了7个单位的饮食和绿化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杨陵区街面扩展了近万平方米的营业房,并积极筹建社区超市等,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7月,陕西近30所高校联合成立了陕西高校后勤产业联合会,组织面粉、食油等大宗物资配送,建立了高校后勤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际联合。
产权难于明晰是高校后勤实体无法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主要障碍,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陕西在实现高校后勤与行政规范分离的基础上,采取“搁置争议,先易后难,逐步明晰,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成立了独立法人的后勤服务企业。
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后勤实体积极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对后勤实体的职工实行“以岗定薪、绩效挂钩”,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并逐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用人机制转变使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大大提高。陕西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加大高校后勤实体经营管理改革力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后勤实体变行政管理为市场管理,变行政评价为效益评价,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这项改革使得高校后勤实体自觉严格成本核算,规范经营运作,扩大服务项目,不仅有效地节约了开支,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