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9日下午,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我国第一座高扬程、大流量的高电压太阳能扬水电站建成。清洌的地下水从电站里喷涌而出,流向漫漫黄沙,浇灌着沿沙漠公路两旁近200亩的人工绿化带。这标志着沙漠公路沿线绿化示范工程已正式启动。
这座太阳能电站是由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设计和承建的。该太阳能扬水电站总功率达15千瓦,采用了清华大学的专利技术变频调速异步交流电机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每小时出水量可达25立方米以上。这个示范工程是利用沙漠中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抽取地下水,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绿化沙漠公路沿线,从而防风固沙、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有没有一种能源既能对现代文明有强劲的能源支持,又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影响?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应运而生,成为国内最大的从事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太阳能扬水与照明综合应用系统”和“高效变频异步电机”两项发明专利,专家鉴定为“超过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被评为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和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争鸣教授分别担任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和总工程师。这为公司向“高、新、尖、特”方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创新活力。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新能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核心技术生产基地,并已拥有以博士、硕士为主的专业技术研发队伍,不断学习、消化、吸收清华大学的专利技术,同时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优势,加强与之在产、学、研各方面的合作。目前,新能源公司已拥有了成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转化的开发能力。
公司设立在新疆有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年日照时数长、辐射量大,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新疆的太阳能市场经过10余年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形成巨大的需求;新疆已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推广服务体系,具备了生产、组装太阳能系统的能力;新疆地处亚洲大陆中心,周围毗邻许多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利用有着很广阔的市场需求。
依据新疆目前的状况,新疆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以家用光伏电源系统为例,以平均每户安装50瓦计算,其潜在市场容量为15兆瓦。目前全疆尚有1700多个无电自然村,光伏水泵的市场潜在容量为34兆瓦。另外,沙漠公路绿化用光伏水泵市场需求量潜力巨大。
新能源公司在成立之初,便把拥有的“太阳能扬水与照明综合应用系统”专利技术应用到清华大学,在校园内建造了一套“太阳能扬水与照明综合应用系统”工程,使这项专利技术第一次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2001年6月4日,当新能源公司承建的“太阳能沙漠绿色生态系统”示范工程正式运行,不仅解决了新疆和田皮山县巴西兰干乡奥依吐格拉克村339户农牧民的基本用电需求,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全村1349口人的饮用水和4300头牲畜的饮水以及近千亩农田、果园灌溉缺水的现状。“太阳能沙漠绿色生态系统”示范工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项重点扶贫工程,施工人员不远千里进驻奥依吐格拉克村,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奋战了5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彻底改变了这里“日落一片黑,全靠涝坝水”的生存状态。
2001年7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政府与荷兰政府合作的新疆“丝绸之路光明工程”项目正式举行了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新疆“丝绸之路光明工程”项目已正式启动,通过规模推广78000套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旨在解决新疆近三分之一无电农牧民的生活用电问题,并在全疆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网络、市场运行机制和技术培训体系。这个项目的签订将为全面解决新疆近32万农牧民的无电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省区陆续开展的“光明工程”项目探索经验,树立样板,同时意味着新能源公司的实力得到了国家乃至世界的认同。
2001年8月,新能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扬水与照明综合应用系统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并作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正式立项并顺利启动,届时将形成5000千瓦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年生产能力。这一系统将解决大电网不能覆盖边远地区居民用电、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及荒漠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为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发展新疆经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