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工作者眼里的钱学森

2001-12-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金振蓉 我有话说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学术思想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他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德高望重的世界级科学家。这是在为庆祝钱学森90华诞而举行的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来自各国科技工作者表达的共同看法。

世界级的科学家

钱学森早期在美国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在应用力学、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和航天技术、物理力学等领域,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应用力学领域,他与冯·卡门合作对飞机金属薄壳结构非线性理论进行的研究解决了薄壳结构理论的重大难题;在空气动力学领域,他同冯·卡门和郭永怀等人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发展高速航空器相关的空气流动理论做出重要贡献;他从1936年起就开始从事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研究,在火箭和航天领域提出过很多重要概念和理论,成就斐然,被冯·卡门誉为当时“全美国优秀的一流火箭专家”。他还是物理力学这一学科的创始者,在1946年就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的概念,用量子力学微观规律研究确定物质的宏观力学特性,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一书,轰动了全世界,它的问世使控制论这门新学科在全世界站住了脚根,逐步成为现代技术科学中的重要领域。

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军人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钱学森科学研究的重要特色。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信息处理能力以空前的速度提高,人们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从不同角度大规模地向研究复杂系统进军。在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和社会学家的参与下,世界各国纷纷成立研究复杂系统的专门机构。钱学森是这一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和倡导者,他对各国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研究,这对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研究复杂系统,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然界有很多复杂的巨系统,科学界至今不能理解和准确地描述它们,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理论,缺乏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来处理它,如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系统,特别是人体系统。近几年,他和他的合作者们把基础理论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人工智能相结合,提出了处理复杂巨系统的新方法论,把理论、经验和专家判断结合起来,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这是由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智能专家系统和科学知识库综合集成的,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研究决策系统,钱学森一直倡导推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他于1989年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念,并认为复杂性问题实际上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问题,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对与此有关的问题又做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具有思想家的高贵品质

许多科学家认为,钱学森之所以能在许多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是因为他具有思想家的高贵品质。技术科学思想是钱学森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钱学森全部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1947年,他虽身在国外,却以《工程与工程科学》为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技术科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受到国内的重视。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从科学问题和学科出发选择课题的,个体劳动是主要形式,而从事技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则是从工程技术当前和未来的需要确定课题的,在鼓励个人自由创造的同时,常常需要集体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必要的计划性。为此,他提出了项层设计的思想,认为在队伍的组织上要体现多学科、有层次、有梯队的全面配置。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也极其活跃,他以系统论的观点构想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他主张创建“思维科学”,认为,人工智能和智能计算机的基础是“思维科学”,思维研究的突破口在于“形象思维”研究的突破,思维科学的任务是“从思维的角度找出思维能力发展的途径”。

他还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概念。他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的变革,即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变革,这就是产业革命。他以“现代化、技术革命与控制论”为题,着重论述了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面貌发生深远影响的三项技术革命,即核能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革命、航天技术革命。

在研讨会上,科技工作者们热情赞扬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认为他是中国百年来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钱老的人生奋斗历程,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的缩影,在研讨会上,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到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都由衷地发出了共同的声音:向钱学森同志学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