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担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任

大学书记访谈
2001-12-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肖玉华通讯员 石晓峰 我有话说


盛连喜男,1952年生,理学博士、生态学教授。197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生物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东北师大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现为党委书记、环境科学系生态学博士生导师、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谈起高校党的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这位去年《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获得者颇有见地的说:高校实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弘扬、传承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承担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重任,这也是社会主义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盛连喜说,在新的世纪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任务。21世纪,充满希望与挑战,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他们手中实现。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能否培养造就一大批忠诚于党、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东北师范大学诞生于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是我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盛连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先后有8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1993年始,成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4个试点院校之一。今年5月,我们又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些,都为我们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优势,实行“三个代表”,培养一代新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键在“培养”二字。盛连喜指出,在大学教育阶段,有必要吸收大批政治上合格、并且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入党,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再有,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环境。在这方面,我们着力办了三件事情,一是办好党校。我校从1985年开始创办业余党校,1991年4月正式成立党校。党校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办学,成为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阵地和“熔炉”。二是办好“红色网站”。为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我校成立学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建立了以《向导》《前方》等为主的一批“红色网站”,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是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实践、锻炼环节,使“两课”真正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