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的住房市场与住宅产业化

2002-01-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日前在珠海举行的“21世纪国际人居标准研讨会”上,记者就我国的住房市场与住宅产业化问题采访了出席会议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云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总建筑师赵冠谦博士等官员和专家。他们指出——

中国家庭拥有私有住房比例居世界之首

珠海将26座都市里的旧村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文明示范社区,这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实际,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中国未来住房市场和住宅产品的代表。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住宅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居民住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不仅住得下、分得开,而且提高了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我国75%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私有住房,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基本符合联合国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住房市场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的转变,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今天的买方市场的转变,而且这个市场越来越懂得尊重消费者,也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档次的人们对住房的物质产品以及服务环境的需求,住宅因此而成为人们最大的私有财产。

中国的住房市场分为一手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和租赁房市场。一手房市场属于增量部分,珠海一年卖出120万平方米,北京、上海等城市一年要卖出1800多万平方米,这是中国住房市场的主体。二手房市场一般很小,需要发育壮大,租赁房市场则需要规范。

未来住宅产品要求好用又好看

过去我们着重解决了住宅的有无问题,今后则要着重解决住宅质量问题。住宅产品的建设要适度超前,现在看来,20世纪80年代初建的房子既不能用,也不好看;90年代建的房子虽不好看,但还能用。而法国在100年前建的房子现在还不落后,能用又好看。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和房产开发商要对历史和我们的城市负责,要生产出50年、100年不落后的住宅产品。

未来的住宅将是什么样的产品?首先要体现舒适性: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冷热适宜,面积有一定保证;要保证健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兴建绿色住宅,营造健康家园,保证起码的通风、日照条件,利用和保护好环境,保持原来的生态,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声、光、热的要求,还要节约能源。

迎接21世纪住区建设挑战和住宅产业现代化

住宅产业的崛起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00年我国GDP增长8.1,其中住宅拉动增长约1.1%。1978年,我国共新建住宅0.38亿平方米,2000年新建住宅达5.1亿平方米,净增长13倍。城市从人均7平方米到20多平方米,住房稳居汽车、电信、旅游等五大消费领域之首。目前,我国住房消费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市还有几十万家庭人均不足4平方米。加入WTO后,将进一步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刺激我国城市住宅产业的发展。

当前住宅建设的技术热点是建设标准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80-120平方米的住宅成为各地主导户型,二次装修和家庭装修趋向简约化、实用化,家庭布置逐步崇尚动态和变化。但我国住宅产业的现状仍处于落后状态,仍然属于粗放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有31.2%。

新的世纪给我国住宅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住房改革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开始进军住宅产业,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建筑体系正在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也必将缩小我们与世界同行的差距。国家将强制性地限时淘汰住宅建设中的落后产品,在适用、安全、耐久、环境、经济五个方面对商品住宅性能进行综合的技术认定,并加强住宅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迎接21世纪住区建设的挑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在居住实用性,套型多样性,厨卫整体性,空间可改性,科技智能性,装修完好性,交往人情性,环境均好性、风格地方性和资源的节约性等方面确定我们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