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了,法郎!”

2002-01-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 我有话说

面包坊的老板被法国人称作是法国“最勤劳的人”。因为他们每天必须起早,在人们睡醒之前把法国人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羊角面包或面包棍烤出来。而巴黎15区的面包坊老板娘玛格丽特这几天起得特别早,因为从1月1日起她开始向顾客收欧元,她要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不出差错。

从1日起,欧元已在欧元区12个国家的所有银行、自动提款机及商家流通。经过1到2个月的过渡期,欧元区国家的原有货币将不再流通,只能到银行去兑换。

法国法郎出现于1360年,180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法国官方货币。自那时以来,法郎经过了数次改革,最近的一次单位转换是1960年,现在的1法郎相当于原来的100法郎。40年过去了,一些老人仍习惯用老法郎单位。一位老人说:“现在又变了。而且,连法郎的名称也变了。”

2002年的钟声响过不久,记者在巴黎街头不同银行的几台自动取款机上,取出几种不同面值的欧元纸币。一些巴黎市民也和记者一样,不是为了消费,只是为了先睹为快,在第一时间内通过自动取款机提取欧元。巴黎街头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由于新年放假,大多数商店都关门。开门的面包房、咖啡馆已经开始使用欧元。人们平静地告别法郎,没有牢骚,也没有兴高采烈。

法国一项民意调查报告称,86%的人表示,他们的消费习惯不会因货币转换受影响;34%的人担心商家会“搭车涨价”;27%的人认为货币转换初期难免找错钱,同时担心假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