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500名美国士兵被调往关塔那摩基地。
1月6日,第一批约1000名美军士兵起程前往古巴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安全级别最高”的监狱,关押在阿富汗抓获的恐怖分子。值得关注的是,一直要求美国归还关塔那摩的古巴政府对美军的这一敏感部署并没有表示反对。
作为美军“租借”的一块古巴领土,关塔那摩见证了四十多年来古美关系的惊涛骇浪。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总统肯尼迪除了下令美军封锁古巴,还增兵关塔那摩,一度风声鹤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还曾安置了30000名古巴人和21000名海地人,他们都是在偷渡时被美国海岸警卫队抓获的。1959年,鉴于卡斯特罗的部队在古巴岛内取得节节胜利,美军从此下令禁止军人走出基地。目前,28公里长的基地陆上边界布满了美军和古巴军队设置的铁丝网和地雷。
关塔那摩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外军事据点,面积110平方公里。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关塔纳摩湾登陆,随后建立海军基地。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与古巴签署协议,以每年2000枚金币(现合4085美元)的价格租用关塔那摩。直到现在,美国政府仍年年坚持付款,但卡斯特罗政府从不收取。根据1934年的条约,基地只有在双方同意或者美军自动撤出的情况下才能拆除。
美国军方去年12月底做出将恐怖分子送往关塔那摩基地的决定后,先后两批美国议员造访古巴,打探古巴政府的反应。到访的美国参议员斯佩克特和查菲1月3日同卡斯特罗进行了6个小时的长谈,令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卡斯特罗对两国在反恐怖主义方面展开合作“非常感兴趣”,他对美国将“基地”组织恐怖分子押送到关塔那摩湾的计划“没有异议”。斯佩克特还建议卡斯特罗动用古巴在全球丰富的情报资源,向美国方面提供情报,在这场反恐战争中成为一名“积极分子”。
古巴政府还提出愿意与美国就禁毒工作开展合作。斯佩克特表示,如果别的方面美国需要“小心谨慎”的话,这一姿态是美国从道义上无法拒绝的。他说,古巴政府感到奇怪,为什么美国不愿意与古巴进行禁毒合作,却愿意出资400万美元帮助塔利班政府禁毒。
斯佩克特还向美国媒体透露,他认为卡斯特罗对美国已有“新的态度”,卡斯特罗知道“世界已经发生变化”。据美国媒体报道,卡斯特罗非常乐意在美国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他最近除了与美国议员举行长谈,甚至还抽出时间接见了“轻量级”的美国学生代表团、青年企业家代表团。卡斯特罗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姿态颇为“友好”,他愿意与美国人谈一些敏感问题,并允许他们会见古巴岛内的“持不同政见者”。
就在美军准备在关塔那摩大兴土木的同时,古巴的传统盟友俄罗斯却悄悄地从这个加勒比海岛国淡出。俄罗斯军方日前宣布,他们将于1月15日开始拆除设在古巴用以监听美国情报的一个情报站,俄军方将派出3架安-124型运输机前往古巴运回各种设备,最终结束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古巴40年的军事存在。
1964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两年,苏联派出了大批技术和军事人员前往设在古巴哈瓦那附近卢尔德基地的这个监听站。冷战结束后很长时间,这些人仍然全家生活和工作在那里。
去年10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由于经济原因,俄将关闭它设在古巴的监听站以及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基地。这一举动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评价”,美国总统布什立即对此表示欢迎,称这是“结束冷战的暗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俄罗斯的决定标志着后冷战时期的结束及俄罗斯确认二十一世纪存在恐怖主义等新的威胁。古巴政府则在当天发表的官方公报中指出,撤走该基地将给古巴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公报称,古俄双方并没有就此达成协议,并谴责美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
自1959年古巴革命后,古巴一直处在美苏对抗的风口浪尖上。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盟友,古巴同前苏联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前苏联对古巴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支援,并派驻了数千名士兵到古巴保卫该国安全。苏联解体后,古俄关系虽不如从前,但仍保持密切接触,经贸往来也逐年恢复。非常重要的是,俄罗斯仍然在古巴防务中起到了心理支柱的作用。
但是,古巴无法避免俄罗斯的决定,这是冷战结束后美俄力量对比和俄罗斯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在俄罗斯国内,人们认为俄罗斯在打不赢车臣战争的情况下,还花大钱对美国进行监听是“荒谬的”。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虽然官方称从古巴撤离可以每年节省2亿美元的开支,但俄罗斯做出这一决定根本不是出于经济原因。一年前普京访问这个情报站时,还对工作人员强调“这里的工作很重要”。他们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普京总统的政治意图,这是普京试图与美国建立伙伴关系的“第一个实际步骤”。正如古巴政府所指责的那样,普京只是想在上海APEC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时,呈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而古巴最为担心的是,俄罗斯人走后,他们将单独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美国。
虽然古巴对自己的安全前景不无忧虑,但目前古美关系的发展似乎稍稍偏出了敌对的“主调”。
去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古巴政府在第一时间对美国遭袭表示同情,并提出向美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古巴外交部长佩雷斯在哈瓦那表示,古巴愿意提供所有设施帮助美国,“如果他们需要使用机场的话,他们就可以使用”。
去年11月初,在古巴遭受“米歇尔”飓风袭击后,美国也“投桃报李”,允许古巴政府为援助灾民、储备抗灾物资从美国购买3000万美元的农产品和药品。12月16日,装载第一批美国食品的集装箱货船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这是自1962年美国对古巴实施禁运以来,古美之间的首次直接的食品贸易。
古美敌对姿态相对缓和的原因很明白:当恐怖主义成为头号敌人时,美国不得不改变对一些夙敌的态度。“9·11”事件后,美国官员拜访了古巴在华盛顿的办事机构,询问古巴方面是否了解有关恐怖袭击的进一步情况。同时,美国对伊朗、苏丹等“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也敞开大门,欢迎合作。
美国政府清楚,打赢反恐怖战争不仅需要西方国家的支持,更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反恐怖联盟,其中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不容忽视。据美国学者分析,全球30个恐怖组织中,有10个在拉丁美洲,其中一个与拉登有联系。由于地理上与美国接近,这些组织的成员更容易混入美国境内作乱。因此,美国必须加强在这一地区的情报搜集。
另一方面,就在与古巴开展反恐怖合作的同时,古巴还在美国“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黑名单上。在美国政府眼里,古巴虽然10年前就已停止了向外“输出革命”,但仍然是一个“极权主义专制”国家,它和伊朗、伊拉克、苏丹等国一样,在“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美国虽为古巴提供救灾帮助,但仍明确要求救援物资不得由古巴政府处理。作为美国身边的敌人,古巴只有不断地发生政治经济变化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由于古巴在美国反恐怖战争中并无特殊“贡献”,很难想象美国对古巴根深蒂固的仇视能够迅速消解。可以预见的是,在目前相对缓和的气氛中,美国可能有限度地放松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一方面,美国国内有贸易需求,农业界一直都希望美国取消制裁,以便他们向古巴出口农产品。现在,古巴每年都“舍近求远”,向其他国家购买近10亿美元的食品。另一方面,最近几年,欧盟国家、美洲国家不顾美国“赫尔姆斯-伯顿法”的制裁规定,纷纷与古巴进行贸易往来。去年,第56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古巴提出的决议草案,要求美国解除对该国实施了39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这已经是联大连续第10年通过类似决议。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可谓既不得人心,又让肥水流入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