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教授与岩土打交道近50年,他开拓和发展了地下岩土工程领域的围岩稳定理论、广义塑性力学等体系,指导和解决了军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岩土工程等军民用工程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引起了国际岩土界的广泛关注。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理论研究是地下工程领域的“神经”学科,因其围岩应力、变形和破坏规律复杂微妙,少人涉足。郑颖人为了获得岩土结构性质、机理等第一手资料,他遍历大西北的煤窑、东北的矿井、江南的围岩和软粘土,经过20年的潜心钻研,取得了围岩理论研究重大成果,建立了地下围岩工程理论体系,翻开了地下围岩工程科学定论和定量计算的新篇章。该理论文献1980年参加国际书展获广泛好评。
区域性土是营房建筑与国防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对此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郑颖人构建的区域性土一整套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国内重大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1996年,我军某机场在修建过程中,对软粘土质的地基采用强夯处理屡遭失败,郑颖人教授将区域性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施工,开创了“先轻后重,逐级加能,少击多遍,逐层加固”的国际经典地基施工工艺,使强夯工艺这门技术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该项技术荣获1999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闯过国防工程围岩理论难关之后,年逾花甲的郑颖人又向地下工程锚喷支护理论进行挑战。10年来经过数千次现场测试和实地监测,他突破了传统的锚喷支护框架,确立了现代锚喷“围岩支护”理论体系,其中许多分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锚喷支护结构理论体系的确立,以及刚问世的《广义塑性力学原理》等科学论著,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岩土科学家辛克维兹称赞说:中国的岩土科学家不仅创建了地下工程崭新理论成果,而且走在了国际同行科学家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