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与祖国的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多次成为军事斗争的“主战场”。爱国将领戚继光曾在这里屯兵抗倭;民族英雄郑成功也从这里挥师渡海,收复台湾。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人民解放军在这里举行过震惊中外的“东山保卫战”。新的历史时期,这里又成为我军重要的“演兵场”。深明大义的漳州市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拥军支前,唱响了全力保障子弟兵“打赢”的胜利歌。
漳州市位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前来洽谈投资的外商络绎不绝。一度有人埋怨:部队演练频繁,支前任务过重,不利于吸引外资。对此,市领导态度明确:“支前工作任何时候也不能放松,谋打赢也是我们的责任。”
全市自上而下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国防教育网络,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
按照把拥军支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把支持国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把改善驻军战备、训练、生活条件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把拥军支前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的思路,漳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完善了10余部相关地方性法规,细化了责任义务,将国防教育、支前保障、国防动员、物资征集、战备设施建设、民兵预备役建设等,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和千家万户,在全市上下形成“拥军支前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去年5月,新任市长郑道溪得知某部队训练出入不畅,第二天就带着市府有关部门和当地领导来部队,当场决定由当地无偿划出200多亩耕地,市、县两级财政出资400万元,重修一条6公里长的路。两个月后道路顺利完工,比原来缩短了18公里;一辆辆坦克呼啸着沿着这条路直奔训练场,大大提高了应急机动能力。
“给部队多一份支援,就多一份战斗力”,漳州市对驻军给予全方位的保障。
1995年2月,驻漳浦县某部接到命令:一个月之内将机关迁至某旧营区。旧营区已经租赁给地方多年,一个月之内搬迁谈何容易?时任漳浦县委书记林奕斌等领导闻讯后,迅速组织15个职能部门领导到营区现场办公,挨家挨户做工作,仅一个星期就将租赁营区的19家企业和146户群众迁移出去。电力局为营院架设电线杆、路灯,更换线路,广电局免费为营区安装有线电视,公路局承包了营区内外的柏油路面,驻地两个村派出工程队平整训练场,并帮助建了灯光球场和标准猪栏。部队如期搬迁,部队领导十分感动:“有这样的后方支援,我们什么困难都能战胜!”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驻漳部队每一座营区都有良好的进出道路,每一个单位都有完善的训练、生产、生活设施,一线部队的用水用电问题全部解决,战备、训练条件显著改善。
漳州市东山县有一个曾经震惊中外的“寡妇村”。50多年前,国民党军逃离大陆时把这个渔村147名青壮年抓走,91户家庭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寡母,酿成人间悲剧。海边的老榕树下,母盼子,妻盼夫,年复一年,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样的悲剧在漳州市还有许许多多。漳州市人民对和平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解放军怀有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他们把这种感情化作拥军支前的具体行动。
每次部队进驻,群众像迎接远归的亲人一样,纷纷腾出最好的房子把官兵请到家里。东山县澳角村个体老板老郭新建一幢三层楼房,准备给儿子作新房,他听说部队要来,便找县领导要求部队一定要住进他家的新房,照明费分文不收。“寡妇村”83岁的老奶奶谢清香,当年深受其苦。老人每年都盼着部队来,战士们出海训练,她给每个人煮一个“平安蛋”,战士们回来,她又一个一个地点数,人齐了她才放心。
西崎村有一位叫陈安顺的老渔民,父子俩连续6年义务运送部队官兵到海岛训练。一天,海上突降浓雾,6名泅水战士被海浪冲失。父子俩得知后,冒着风浪在雾海中整整寻找了一天。终于在一座无人的小岛上将6名战士救回来。战士们亲切地称那艘渔船为“父子拥军船”。
人民群众为了支前,再大的损失也在所不惜。漳州是全国有名的高优农业地区,“插根扁担也能发芽”,土地十分宝贵。为了保障部队建训练场,仅有1万亩土地的龙海市南坑村,一次性划出4000亩土地,并将一座60万立方米的水库让给部队。去年,部队进行实装实爆演练,漳浦县六鳌镇7个自然村2800多名群众,先后转移了8次,没有一人拖后腿。
2000年部队海训,正逢休渔期结束,全市2300多艘渔船被禁航,大面积海产养殖、网箱养殖被撤除和转移。群众对此毫无怨言。曾出海捕鱼遭境外骚扰的船老大老林说得好:“这点损失算什么,咱们盼的就是军队强大。”
曾经参加过“东山保卫战”的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深情地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人民群众支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