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世界经济陷入低潮和国际贸易增幅放缓,直接影响到航运市场,这对中国船舶业有何影响?
李长印:因受国际经济的影响,船东普遍对新船订造保持观望,甚至中止或取消原有的订船计划,船舶市场出现新船成交量、船价双下降,近期也难有明显的好转;同时,在造船领域国内外船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外船用设备商将改变以前许可证贸易的做法,直接在国内投资设厂,直接销售产品,以获得更多市场和更高的利润;国内船东、设计单位和船厂也可能更多地采用进口船用设备。许可证贸易的新变化以及进口设备的准入,使得以许可证生产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企业也会备受冲击。可以说,中国船舶业正面临着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困难与挑战,经营的难度加大。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力争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中船重工集团作为特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在新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将怎样兼顾军民,转变为新的企业集团?
李长印:作为特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对国家承担保军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责任。但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讲经济效益,无论是生产经营、投资建设、对外合作,还是企业调整重组、开拓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所以,中船重工将在确保完成军工任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利用原有军工门类较全、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增强竞争实力。为此,集团公司确定两大目标齐头并进:一是进一步巩固、发展军工科研生产和优势,使集团公司真正成为我国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二是继续扩大总量、提高船舶设计建造水平,使集团公司成为我国造船业的主导力量。
记者:怎样增强中船重工的国际竞争力?
李长印:一是通过体制创新增强整体竞争力。今年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34.5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完成军品和开发民品以及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是择优扶强。根据集团公司发展目标和部署,首先要确保军品任务,大力扶持造修船主业和成员单位的主业以及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加大改革调整力度,精干主体、主辅分离。集团公司的工业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展合资合作及利用外资工作,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研院所要积极向企业化运作,从整体上增强集团公司的竞争力。
二是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中船重工立足竞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用先进技术拉动市场需求。中船重工科技实力强、潜力大,28个科研院所集中了船舶行业绝大部分科技力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资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增强军民品的技术储备,高水平、高起点开展超浅吃水超大型油轮(VLCC)、5618TEU集装箱船、21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新型滚装船、舰船现代集成制造与自动化装备创新工程等国家科研项目研究,开发具有较高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新船型、新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力。加强企业管理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精神,学习借鉴联想、海尔等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和夯实各方面基础管理,从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入手,逐步推进集团公司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促进企业管理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