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儿童通常从5岁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目前5至9岁的适学儿童有200万。据官方统计,全国小学教育普及率为77%。但有关调查显示,该比率水分不少。巴旁遮普省教育部指出,该省的适学儿童有110万,但仅有42万在校就读,全省小学教育普及率仅为38%。即便排除统计中的误差,该数字也不会超过48%,而巴全国的比率不会高过最富裕的旁遮普省。
巴小学教育的“泡沫化”现象,缘于大量“空头小学”的存在。在拉瓦尔品第,政府记录的小学中有7所根本不存在,10所已关闭,83所没有学生就读。在整个旁遮普省,2.5万所小学“纯属虚构”,2.4万所被认为“可疑”。
“非正式基础教育模式”的失败是形成巴“空头小学”的主要原因。巴在教育上推行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举,但由于各种原因,公立学校的教育素质一直下滑,私立学校的教育过于“贵族化”,难以使小学基础教育在全国普及。1994年起,巴政府推出“发展教育计划”,欲以当地社团提供场所和教师、政府负责教师工资和教材的方式,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有效合作,在3年内完成5年的小学教育,此方式被称为“非正式基础教育模式”。至1999年8月,巴全国成立了7486所这样的小学,其中5000所在旁遮普省。
但在实际执行中,政府和社会并未形成密切合作。1999年,在巴南部的信德省,有1100名教师的工资被拖欠了10个月,不少教师只好走下讲台,另谋出路,致使信德省一度有7250个教师岗位空缺。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在全国都不同程度存在。在欠缺有效监督和管理下,社会参与办学的计划未能真正落实。同样在信德省,总共3.8万所小学中有4000所根本没有正常运转。即便在运转的学校中,有9000多所校舍没有屋顶,2.1万所没有饮用水设备,2万所没有厕所,有1万所急待维修。
有关专家指出,“非正式基础教育模式”本来是适合巴国情的一种教育手段,其失败归咎于没有形成制度,没有相应的法律监督。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他们呼吁政府和社会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巴小学教育的“泡沫化”。
(本报伊斯兰堡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