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结合时代的热点,对人类现代认识活动进行反思,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自由会不会向必然转化?自由和必然作为一对辩证范畴当然会相互转化。人的实践活动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征,如马克思所说“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活动无论从过程上看还是从结果上看,都是客观实在的。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必然性得以展开的环节,从而使自由向必然转化。
其一,在体现人类自由特征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有着固有规律的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运动,由此表明着自由向必然的转化。其二,为我之物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以静态的形式凝聚着实践活动中的动态过程。体现着自由的为我之物及其与他物发生作用所形成的作为必然世界的组成部分,表明着自由向必然的转化。
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主要与第二方面的自由向必然的转化联系在一起。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人类不断地化必然为自由,获得丰富的为我之物。但与此同时,“生态危害”、“人口爆炸”和“能源枯竭”等等则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有许多自然灾害,实际上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它们表明,由必然转化而来的自由会再度转化为必然,并以现实的异己力量发生着作用。
由于由自由转化而来的必然时时闪烁着理性的光彩,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这就使由自由转化而来的必然所具有的潜在的异己性成为可怕的现实异己力量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强了。传统认识论主要研究必然向自由的转化。认识论的重点要有所变化,要研究必然向自由的转化,更要研究自由向必然的转化。对于后者,要研究的问题是:自由是以何种方式或途径向必然转化的;由自由转化而来的必然的特点和形态;尤其是,如何通过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防止或减少这种再度转化而成的必然对于人类所产生的现实异己力量。
近代认识论把知识的生成看成是认识的唯一结果,把达到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看成是认识的唯一目标,把认知关系看成是认识论研究的唯一对象。传统认识论较多地继承了近代认识论的上述特点。这就决定了这种知识论的认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
为了在改革世界中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决不能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对于客观规律的运用则必须围绕着“实现主体的目的”,即“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样的实践活动也就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为我之物是真善美的统一。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要在人们的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实现,就必须首先在实践主体的观念中得到贯彻和实现。因此,在观念方式上对于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追求和把握,就成为认识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就成为认识论必须予以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主体对于真善美的认识分别通过认识活动中的认知、评价和审美来获得。在认知活动中,主体揭示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种的尺度”,从而达到对于真的把握。在评价活动中,主体以自身的需要,即“自身的内在尺度”来看待客体属性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从而实现对于善的把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感受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从而实现对于美的把握。
自真理标准讨论以来,我国认识论已开始突破把知识作为唯一研究对象的传统模式。其中评价论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评价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要研究评价活动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问题;要研究评价活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要研究很可能成为评价论“晴朗天空中的一朵乌云”的评价成果的真理性和合理性问题等。在上世纪中叶,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曾成为我国美学界的一个热点。进入新时期以后,美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虽然有写在《辞海》里的“审美活动是认识活动”的经典提法,但至今并没有认真地从认识论机制上对审美活动进行分析。要研究美的认识论规定问题;要研究审美活动的认识结构问题;要研究审美活动中的形象思维问题等。从真善美的统一中来揭示人类认识的完整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奠定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也就是注重“以整个身心”投入实践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要研究主体能动性就要研究完整的认识主体或认识结构。汤一介在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时,把人的认识能力分析为与真善美相对应的知意情三部分。与知意情的认识能力相对应的就是主体的认知结构、评价结构和审美结构,并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了主体的总认识结构。
人格是贯穿于人的意识和行为之中的自我意识。主体在客体向主体的转化中和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中意识到自我。主体的自我意识体现着主体的本质力量,即人格通过能力体现出来。主体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主体的认识能力越强,主体改造世界的能力也越强。而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结构直接联系在一起,由此就可以理解主体的认识结构集中体现着人格。
从认识论上来分析,人格的全面发展就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主体的认知结构、评价结构和审美结构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主体认识能力在知意情方面的全面发展。人格中知意情的全面发展,就是理想人格的培养。马克思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把人的发展理解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主体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外部必然性与内部必然性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相结合,从而主体就能在行为中表现得更加自愿和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人格也就是自由人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及其基础上的认识对于主体自身的改造。培养理想人格,首先要求主体进行创造体现真善美的实践活动;其次,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注重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通过在实践基础上的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把关于真善美的认识内容与主体中的认知结构、评价结构和审美结构相结合,使人格中的知意情不断地得到丰富。在崇尚科技、追求物质财富的时代,认识论不能只研究认识主体的理性结构,而且要研究以“人的整个身心”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人格的变化,要研究与真善美相对应的人格的知意情的发展等问题,由此实现对人的关怀。
卡西尔说,人“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是符号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从符号的角度进行研究,是揭示个体认识过程内在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个体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思维活动观念地抓住和改变对象的内在机制,可以从语言符号的操作中得到一定的说明。在认识活动中,感性材料转换成为语言符号材料,又变成信号,引起大脑神经的冲动。这种冲动是生理的电化学过程,思维活动就以其为载体。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符号的编码过程。
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还必须从认识的个体形态与社会形态的交融和转化机制中揭示。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对这种交融和转化机制的揭示作了尝试。从语言符号的研究来理解,波普的世界3实际上是客观化了的符号体系。个体主体与世界3之间进行着双向的运动:主观认识成果的客观化。人们的认识成果借助于物质的符号体系离开人脑而独立,从而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客观认识成果的主观化。个体直接以符合体系为认识对象,实现客观认识成果的主观化。因特网络使这种双向运动更加普遍。物质符号体系由主观到客观,再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认识的个体形态与社会形态的交融和转化,由此就可以进一步理解认识的内在机制。
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符号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以符号的研究为中介,把对个体思维的微观研究和对社会文化的宏观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认识的个体形态和社会形态交融和转化机制的阐释,揭示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