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在》张志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是”与“在”是两种生存方式或状态,而“是者”与“在者”就是处在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人。通常,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均为“是者”,“是者”懂得规律是什么,法则是什么,知道不按照这些规律或法则行事,就会失败,所以,他们总是按照科学行事,他们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成功者。
相反,作为“在者”的诗人、艺术家和那些具有诗人气质的另类人物却总是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只按照心灵的指引行事,然而这种心灵的指引与客观的现实世界之“是”有着很大的距离,所以他们只是“在”着,而没有“是”着。虽然他们在心灵之“在”的领域里感到充实,但却在现实之“是”的世界里到处碰壁,这就是“在者”的处境。
《是与在》一书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是者”与“在者”的话题。
当然,在正常的人群中,“是者”与“在者”的区分并不那样两极化,通常是一些人倾向于“是者”类型,而另一些人更倾向于“在者”类型。“是者”型的人因为善于应付现实生活,有能力使自己过着较充裕的物质生活,也因为要维持充裕的物质生活而更努力地把握现实。相反,“在者”型的人因为不善于应付现实生活,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放弃了去把握现实的努力,甚至放弃稳定的工作,转而去注重自己的心灵生活。因为,对于“在者”来说,把握自己的心灵比控制现实世界更容易。所以,最终“是者”与“在者”的差别就会表现为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差别。
其实,这两种生活是不可偏废的,缺少对物质生活的注重和追求,人类将不再会有物质生活的进步;而缺少对精神生活的注重和追求,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也将会萎缩。所以,《是与在》一书提醒“是者”,要经常回到精神家园。那么一个“是者”怎样才能回到精神家园呢?作者认为,精神家园是心灵的家园,人只有通过孤独“去在”,才能使心灵走上回家的路。孤独“去在”并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体验孤独感,享受艺术、哲学的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远离凡俗。
《是与在》的作者认为,艺术、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以,在谈及了自由、灵魂和上帝的哲学、宗教问题之后,重点讨论了艺术生活的问题。他相信海德格尔的看法:艺术问题是与真理问题连在一起的,艺术显现真理,显现真实(true),而不是追求美(beauty),所以,他以“艺术反对审美”的命题,与以往流行的美学大唱反调。
可是,艺术总是美的呀!
这种传统美学观念被《是与在》的作者认为是一种“是者”的艺术观念,是那些并不真正理解艺术而又善于为“艺术”制定规则的人的艺术观念。其实,罗丹通过他的《老娼妇》、凡·高通过他的《农鞋》、毕加索通过他的《格尔尼卡》、达利通过他的《内战的预兆》就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艺术并不追求美(beauty)而是显现真(true)。尽管传统美学把上述例子中的不美(no beauty)的真理因素也解释成美,但这已经是超出了“是者”关于“什么是什么”的规定,混淆了真与美的关系,造成了传统美学内部的自相矛盾。而各种新的美学对形式美的确定却往往停留在装饰工艺的层面,离心灵的艺术差距很远。因此,《是与在》的作者决心反对Aesthetics(美学),重建以真为目的的艺术哲学,帮助人们恢复对真正心灵艺术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曾被各种“是者”的美学所损害。而《是与在》的艺术哲学则要求人们孤独“去在”,深入体验,让心灵通过真正的艺术生活回到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