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其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具体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对知识、事业及日常生活的态度上。
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为崇高的真理挺身而出。其身正,不令而行。人格的力量会在坚定的行动中显现出来。
同时,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教育工作者还要努力成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称道的“公认的有学问的人”,要善于运用各方面的有益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不仅做到“一专”,还要做到“多能”。
教育工作者的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只有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教育工作者这个群体中,要大力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作风。
学会做人,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做人首先要有德,德是人的导向系统和动力系统,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航系统,教师的崇高品德和威信能防止学生的行为流于放荡,而教师的失检行为则对学生贻豁无穷。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体现敬业乐教的人格魅力。敬业乐教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敬业乐教,才能自觉地担负起育人的崇高职责;才能勤奋学习,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以及勇于创造的精神。
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绝不单单是通常所说的拥有某种职业或者某种学历、拥有某种专门知识或一技之长的人,他不只算计事物对于自己的功利价值,而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全面发展,他有更多的好奇心、进取心、同情心、爱心、美感和情趣;他不只是看着今天的、当下的事情,而更有一种历史的、多维的视野,特别是看到事物的规律性、发展方向以及全局性的意义;他不是无条件地顺应时尚与潮流,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体验、感悟与判断,有执著的信念,创造的思维,以及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与毅力;他不是狭隘的个人主义者,而有一种博爱的胸怀,对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追求中,获得生命的提升,找寻精神的归宿。总之,具备高尚人格力量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一个不斤斤计较成败得失并能够将知情、意完美统一的人。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被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所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