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上海大学新校区气宇恢弘的建筑群,会有一个小小的发现,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各式连廊巧妙地穿接在一起,这种建筑的“联体”设计诠释着这所大学的办学基本理念:提倡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围绕钱伟长校长的一贯教育思想,由原四所大学合并的上海大学一直积极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教育教学改革。记者记下近来在这里的见闻及有关争论。
上海大学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学分制,固有的班级建制已逐渐被动态的教学班所取代,现在学生从进校门起,即开始从网上跨系、跨专业选择课程和教师,自主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时间,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改革带来的好处自不必说,但问题和争议也随之而来——教学班由流动的群体组成,哪个专业哪个系的学生都有,谁来管?怎么管?名师、好教师的课人人都想选,这固然有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机制,但是热门课程永远“求大于供”,不能“皆大欢喜”怎么办?实行弹性学制,提前毕业的学生,学费怎么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办法是在矛盾和争论中产生并完善的。现在实行的基本做法是:实行“导师制”,统一配备专门教师,或集体咨询,或个别指导,帮助学生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在流动的教学班实行党员佩戴红卡制,形成“党员核心小组”,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对“供大于求”的课程,实行入学成绩好的学生优先、平时成绩积分高的学生优先、专业对口的学生优先,实在选不上,等下一轮开课时再选,老师有5%的选择学生的权利;无论在校时间长与短,一律按学分收费,也就是说,提前或错后毕业的学生,学费总数是一样的。
这些办法虽说不上尽善尽美,却行之有效,使改革的意义凸现出来。比如,教师教学、科研的创造力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一些新开设的课程别开生面,大受欢迎。叶志明、冯伟教授讲授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无论教材、教法、教学手段都突破了传统程式,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最多的时候1100多位文理科学生分别在四个远程教室听课。学生的知识结构越发趋向学科交叉和互通。
学生对新办法也逐渐从不适应到适应。文学院学生童晓涵告诉记者,刚进校的时候对这些有点“懵”,但现在好了,到网上选课时已能心中有数,虽然没有固定班级,但大家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学习效益却增强了。
滚动排课制是上海大学于1999年推出试行的。即每天从早8:00开始,45分钟一节课,一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两节课课间休息20分钟,周而复始循环至晚上8:35,全天共13节。这种大循环式连续排课可使学生选择任何方便时间上课,加大了提前选课、修课、或重修的机会,尤其重要的是,它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但是也有不同意见,甚至有不少“改回去”的声音。主要是连续排课不合固有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中午的课程。另一难题是食堂也要同步改成“全天候”服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辉说,这样全天连续排课在国外其实很普通,无非要求吃午饭动作迅速些,把午睡取消,这个生物钟打破了,中午课一样很平常。好在师生们对这样排课已逐渐习以为常,并尝到了甜头。据了解,现在选择中午、晚上上课的学生并不少,后勤服务也及时跟上了。
除了滚动排课,有争议的改革还有学校实行的“三学期”制,每学期只有十周的教学时间,大大加快了工作节奏。这项改革也不轻松,单每年春节的阳历不一样这一点,就给教学计划的制定造成不便,但不管怎么说,多数人还是对此投了赞成票。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规定课程太多、太满”的意见,规定课程过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余地相对就少。但目前这个问题不是哪一所学校能够解决的。
混科住宿就是打破文理、专业的界限,让文、理、工科生同住一个宿舍。这是钱伟长校长的教育思想的一个实践:理工院校的学生要成为知识结构完备的人,专业素质和人文学科素养缺一不可,一专多能,专业交叉互通,学校方方面面都应为此创设条件与氛围。目前在上海大学,绝大多数宿舍至少有两个专业以上的学生混住。
这个办法除了给管理出了个难题,学生也有不同的反应。有些理科生嫌文科生太清闲,对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有干扰。但多数学生不这样看。二年级文科生金颖杰说,这样住挺好的,文理科学生都觉得彼此有许多可以互补的地方,每天在生活起居中相互渗透,有利于长知识、长见识。
至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是用社区式的方式,设楼长、舍长解决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大学围绕实际问题的争论远未结束,上大正在习惯这种论争,因为没有矛盾和争议,就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