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图书视点版“边地中国”(见本报1月24日C1版)见报之后,很多读者朋友给我们来电、来信,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在这些反馈信息中,大家对“边地中国”这一选题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学术价值都给予了肯定。这使我们深受鼓舞。为了推动学界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将与云南大学联合邀请海内外相关的著名学者,汇聚昆明进行专题研讨。本期推出的图书视点版的主题为“精神考古”,欢迎读者朋友继续关注。
一、远古人类化石及其遗存的发现
二、有关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陶器、磨制骨器和石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稻粒及稻的植物硅酸体。这表明当时稻子已经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制陶术已经为各地的人们所掌握。在河南新郑裴里岗、河北武安磁山等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7000多年的炭化粟,表明当时粟作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三、史前聚落和城址的发现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等遗址,发现了8000至6000年前的围沟聚落;在河南郑州西山和登封王城岗等遗址,相继发现了规模不等的城址,其中有的城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四、史前祭祀遗址的发现辽宁凌源牛河梁、浙江余杭莫角山等遗址,发现了史前时期的神庙、祭坛和显贵墓葬;在石家河城址,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小陶杯和人形及动物形象的非实用陶器。这些都表明,史前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原来的想象。
五、夏商时期都城的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发现了夏代和商代都城,特别是殷墟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遗物,尤其是大批甲骨文的出土,为了解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六、地区性青铜文明的盛衰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杖、神树、大小不等的青铜人像等器物。江西新干商代大墓中出土了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同时,这两个遗址又出土了具有商王朝文化特点的遗物,表明在商代除了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商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些地区性的青铜文明,他们与商王朝保持着某种形式的联系,又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七、西周王朝及诸侯国都城和高级贵族墓地的发现陕西长安丰镐和周原遗址等地发现的西周王朝和诸侯国的都城及王侯墓地,为我们了解西周王朝以及诸侯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提供了资料。特别是大量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和周原甲骨文的出土,弥补了西周时期文献的不足,弥足珍贵,备受瞩目。
八、东周列国的都城和诸侯墓的发现
九、楚国和秦国竹简的大量出土
十、秦都和秦陵的发现
十一、汉代两京及王陵和诸侯王墓的发现
十二、汉代及三国时期简牍的大量出土在内蒙古居延和甘肃敦煌悬泉置等地,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帛书、纸文书。其总数达数万枚之多。为了解汉代邮置传舍的机构、职能和有关制度以及早期丝绸之路的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竹简,总数达数千件,内容包括《晏子》、《管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古籍,可证这些文献在西汉之前业已流传于世,而并非后世人们所认为的伪书。
三国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湖南长沙走马楼古井出土的十万余枚简牍,内容涉及户籍管理、赋税、屯田等方面。此外,在安徽马鞍山、新疆古楼兰和尼雅等遗址,也出土了不少三国和晋代的简牍。
十三、佛教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十四、隋唐两京的重要发现
十五、其他重要的唐代遗迹的发现
十六、周边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在云南石寨山发现了滇王墓;在新疆的楼兰、尼雅、阿斯塔那,先后发现了一批古城址和古墓葬,为丝绸之路的研究增加了资料;在宁夏,发现了西夏王陵;在吉林集安,发掘了高句丽的都城和精美的壁画墓;在黑龙江,发掘了渤海的都城和高级贵族墓葬;在内蒙古东部,发现了辽陈国公主墓等辽代高级贵族墓葬,出土了精美的壁画和随葬品。这些发现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十七、元代以后的重要考古发掘主要有元大都和明十三陵定陵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