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3月3日电一方罕见的巨制北宋墓志铭,最近在江西省吉安市郊的钓源古村出土,铭文中见证了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的史实。
这方于北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安放的“宋故欧阳文叟墓志铭”为青石质,长方形。其高195厘米,宽95厘米,厚7厘米,重逾300公斤。该墓志铭为阴阳双面镌铭,四周均饰一圈金银花纹,篆额及正文分别为竖排篆书、楷书,保存完好。撰写墓志铭的刘为庐陵(即今吉安)籍安福人,是宋代三百多年间“以大科名世”的41位名人之一,著有《龙云集》12卷。该墓志铭为千字文,文中记载了庐陵文化史上的一场盛事:“熙宁(公元1068年至1077年)中,天子黜浮靡,始诏取士,本经术异,时庐陵应书几三千人”。而字文叟的墓主欧阳通在考场中已胸有成竹:“君独晏然类无事者,一出,辄上列,声誉益借甚明”。其后,欧阳通之三子、次子,亦“举进士有文学,曰叔豹、曰仲熊”。据史料记载,宋神宗熙宁四年,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以经世致用为要旨,改革科举制度,精简科目,废除明经诸科,只保留进士科。以至南宋以后的常科仅设进士科,不再有科目之分。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庐陵人口仅九十余万,却有三千学子搏击科场,北宋庐陵文风之盛由此可见一斑。九百多年前的这方巨制墓志铭,为我们研究北宋时期政治、文化、礼仪制度以及书法艺术、民风民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