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这一点从下面这组数字中可以得到一些说明:到2005年,中国通信业务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5年平均增长23%;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上网人口普及率达到15%。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此,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资源建设,将是投资商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革命直接导致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汇流,而这两个产业汇流的结果是,许多以往不被认为具有经济意义的文化形态进入经济学家和投资人的视野,以往被认为处于经济生活“边缘”的文化事业机构,特别是一向依赖于公共资助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座亟待开发的数字资源宝库。中国作为不断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快融入世界、参与全球资源共享的同时,应大力开发中文软件和信息资源,推广反映民族文化的数据库,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我们要加快建设各类中文“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国外的先进文化成果。
中国政府在信息网络化发展中,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明确提出并重点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资源建设属于国家重点扶植的产业。对投资于这样一个受国家重视的朝阳产业,我们充满了信心。
中国已经加入WTO,世界资本将如洪水般涌入中国。国外资本对中国文化这座宝库和中国文化的数字化,早已虎视眈眈。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与中国相关文化部门和单位合作开发数字资源。如果我们不加大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的投资,那就会把市场拱手让给外国资本;如果我们急急忙忙地依赖于别国的资本实现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我们就将沦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投资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资源建设,就是抢占数字中国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