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出任武汉市市长,成为继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之后的中国第二位院士市长,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周济称自己出任市长,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高度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把“科教兴鄂”、“科教兴市”摆在重要地位。
记者:武汉市科教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三,但综合实力在全国仅排第九,似乎体现不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你身兼院士和市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济:邓小平关于科技工作有两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两句话结合起来就会明白,没有产业化,科技就不是现实生产力。武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步伐缓慢。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不少成果只是一篇篇论文,成果鉴定后就束之高阁,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有两个基本的政策内涵,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是武汉经济发展下一步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教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记者:武汉的“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是国家计委在全国唯一批准建立的,也是科技部批准的两所光电子产业基地之一,你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和省科技厅厅长时曾推动过“光谷”的建设,它的成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周济: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何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大,风险大,十个科技成果有一两个能转化为生产力就不错了。因此,要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就必须瞄准市场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光电子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信息爆炸和技术爆炸,光电子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武汉的光通讯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当校长时曾向武汉市提出要建“光谷”,两年前的“两会”上,十位政协委员提出了把武汉建成中国“光谷”的提案,湖北省、武汉市付诸实施。两年来,“光谷”成就很大,销售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武汉邮电科学院在光通讯研究领域实力很强,但产业化步伐很慢,1999年销售收入只有8亿元,“光谷”建成后,2000年就翻了一番,2001年达到了34亿元;长飞光纤厂过去两年中销售收入翻了三番,去年达到30亿元。
“光谷”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高科技产业化的魅力。今后还要用高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记者:你刚才讲到,高科技产业化投入大,风险大,缺乏资金是制约我国科技产业化的“瓶颈”,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周济:的确,高科技产业化,解决资金来源问题非常重要。作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成员,我非常重视我国创新基金的建设。必须大力支持和引导科学家与企业家联合创业,实现优势互补;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特别是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等扶持科学家、企业家自主创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结构多元化,共同承担风险。比如武汉“光谷”的快速发展,主要就得益于国家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