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如果说什么是热门话题,那么关于诚信的话题当仁不让。在记者连日采访的过程里,“诚信”二字频率极高地出现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委员说:“信用如水,市场体系中如果缺乏信用,犹如洗脸盆养鱼,大企业养不活,小企业长不大。”
令许多代表、委员揪心的是,环顾目前国内的大市场中,信用的迷失现象非常普遍,并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员指出,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制度还较为落后。“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企业三角债、信用卡诈骗等失信的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其他方面如假论文、假科技成果等失信现象也是触目惊心。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一级作家毕四海代表在列举大量诚信缺失现象之后说,这些不守信、不守法的行为对市场秩序、投资环境以及正常的社会商业信用带来的损害都是巨大的,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侵害也是无法估量的。
“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建设现代文明,构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构建与世贸组织相一致的市场经济信用秩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此献计献策。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代表指出,政府和金融部门必须加快建立一套规范健全的信用考评监管体系,对守信者,要大力扶持、帮助,对失信者要采取坚决的手段加以制裁。
多少天来,从代表委员的心声里,我切实感受到中国正努力朝着诚信的方向努力迈进,回归的信用道德必将在中国绽放出更瑰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