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者要潜心做学问

2002-03-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勇 我有话说

“探求科学真理是每一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而诚实则是学者的治学之本,真正的学者一定要潜心做学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邱兆祥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光明日报“呼唤学术道德、净化学术环境”这个聚焦搞得好,很有针对性。他呼吁,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大张旗鼓抑浊扬清,净化学术空气,形成讲学术道德光荣、不讲学术道德可耻的浓厚氛围。

谈起学者的学术道德状况,邱兆祥教授忧心忡忡。他说,眼下学术腐败蔓延,其危害性不可小觑。有的学者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写了一些文章或出版过几本小册子,就再也耐不住寂寞,整天忙于发表各种所谓见解,在媒体上炒作自己。少数学者自吹和互吹之风盛行,“家”的高帽子满天飞。有的学者做了一点工作,便自封或被捧为“学术泰斗”、“××理论之父”。有的学者哗众取宠,生吞活剥,盲目搬用西方一些玄奥的名词术语。由于自己也弄不懂和讲不清这些术语的确切含义,结果使读者和听众“如堕入五里雾中”。

“良好的学术声誉,是学者的生命。一个有良心的学者,任何时候都要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违背学术道德。”邱兆祥说,驰名中外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积数十年学术研究之经验,得出“科学的根是实”的结论。“实”就是诚实,就是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伪。如今有的学者忘记了这个“实”字,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既败坏了学术声誉,也辜负了社会公众的尊敬与厚爱。

邱兆祥认为,当前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认真解决学术腐败问题。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对学风不正的学者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帮助他们克服不正当学术行为。对少数严重腐败者则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比如,将其违反学术道德的劣迹公之于众并撤销其学术头衔,几年内不允许申请科研基金等。与此同时,要在广大学者中大力弘扬潜心做学问的精神。学术研究是一种艰苦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需要的不是浮躁的张扬,而是冷静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索。学者潜心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否则是不可能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肩负历史重任的我国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应当潜下心来,不浮不漂,不急不躁,不畏劳苦,心无旁骛,以严谨、执著、求实和求新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努力探求,辛勤耕耘,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取得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撰写出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和突破的精品力作,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繁荣学术作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